這廂的顧佩清打著祝歡的主意,那廂的祝家姑侄也在想辦法如何解決顧佩清這個麻煩。
祝歡坐立不安的望著正在看信的祝貴妃,見她眉頭一直緊鎖,知道祖父這次寫信過來定不是什麼好事。
最終祝貴妃將視線從書信中移開,大宮女環茉見狀忙將準備好的香爐遞了過去,祝貴妃望著香爐裏的書信燃燒殆盡,這才將胸口的濁氣吐盡,欲言又止地望向祝歡。
身為祝家女,她一早便知道女子需要為家族所犧牲,所以她從小就被培養成為一名合適的宮妃,早早送入宮中伺候比她大一輪的慶豐帝。到了祝歡這一輩,祝家的女兒中隻有她最聰慧最適合,所以由她提議,接祝歡入宮,借口陪伴公主伴讀,實際是希望祝歡人在宮中,能夠借機接近顧知晥顧知行兄妹。
前幾年的祝歡表現的極好,小小年紀,心計卻不一般,甚至將顧知晥這個驕縱公主拿捏的死死的,讓她即便不喜歡她,也離不開她,凡事都能夠聽從祝歡的意見。
顧知行到底身為東宮太子,身邊的智囊團都是經由慶豐帝親自選擇的,他的身邊實在難以靠近,更別說祝家這種根基不穩的新貴想要讓祝家女能夠嫁入東宮了。在這種情況下,祝家便將心思轉到了蠢笨無比的顧知晥身上。
顧知晥卻也是不出大家所料,經常被祝歡的隨便一套,便說出了不少隻有嫡出子弟才能夠知道的顧氏的秘密。
但大多都是一些皇室的辛秘,什麼開國皇後的感情史,什麼分封的親王寵妾滅妻。
祝家不急,皇甫家卻著急了,征兵之事已經迫在眉睫,皇甫邵更是私下與突厥有了聯係,似乎打算想突厥借用草原上的鐵騎‘突厥十三鷹’。他們下令將祝家在河北的礦山從裏挖空,意圖將征回的部隊安置在那偷偷進行訓練。
他們知道必須讓顧氏與自己有跟進一步的關係,才能夠徹底套牢顧知晥,從而影響到顧知行,便打起了皇甫澤的‘美男計’。
果不其然,在祝歡從旁不斷的暗示下,顧知晥對這名素未謀麵的皇甫澤有了極濃的興趣,祝歡見時機差不多了,便偷偷將皇甫澤的畫像帶進了鳳陽宮,顧知晥一見傾心,更是毫不害羞的指著畫像說此人便是本宮的駙馬了。
祝歡雖然吃味,但心知皇甫澤是不可能會真正瞧上顧知晥的,她隻不過是他們計劃中的一環,帶皇甫氏‘大業’成了的那一日,自己為皇甫家,為祝家所做的一切便都有了意義,她才是可以與皇甫澤比肩的那一位,將來的鳳臨天下,定是她。
一切都如他們所計劃的一般在進行著,可不知為何,從顧知晥落水之後,她便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與祝歡交好,不與祝貴妃來往,甚至親近了她一貫看不起的穆皇後,在看到皇甫澤的時候也毫無波瀾,撇清關係的時候還帶著濃濃的嫌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