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一波三折事多磨(2 / 3)

劉武正在與門客們欣賞兔園的良辰美景時,從長安傳來景帝廢劉榮皇太子之位的消息。劉武有些幸災樂禍地道:“看來宮廷裏又有一場勾心鬥角的鬥爭了。”此時,公孫詭、羊勝轉了轉眼珠,笑眯眯地躬身上前道:“如今,是梁王您不畏強敵,保住了大漢江山,我們覺得你才是真命天子。”劉武睜大眼睛,冷冷地看著倆人,然後微微張開嘴道:“我怕我沒這實力啊。”公孫詭湊到他耳邊道:“侯爺不要忘了,你還有竇太後這張王牌呢!”梁王會意,認真地點了點頭。

很快,劉武就找到竇太後,說明情況。她滿口答應了小兒子的請求,於是帶他到皇宮中赴宴。大家順次坐下之後,景帝首先請幾位家人飲酒。三巡之後,竇太後放下酒杯,認真地看著景帝,然後對他道:“你是長子,你要好好照顧你弟弟。”景帝頓時明白母親的話外音,忙跪倒在地道:“這個兒子一定謹記在心。”此時,景帝心中裏已有了皇位繼承人的腹案了。

第二天,景帝召集幾個心腹大臣,與他們商量立儲之事。景帝首先表達了讓胞弟劉武繼承帝位的想法。話一出,幾位重臣便一致反對,提醒景帝要重大局,不能因個人情感而亂了規矩,誤了國家。為此,一直退職養病在家的袁盎聽說此事,專程從所住地安陵家中趕到長安,力諫景帝,不能亂了規律。袁盎說:“陛下千萬不能將皇位傳給梁王。從前宋國有個國君叫子力,他不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給了自己的弟弟。後來兩個人的兒子相互鬥爭,宋國大亂,連續三個國君死於非命。小小仁心,會傷及大義。皇上應以大義為重才是。”景帝聽完這些,頓時毛骨悚然,遂不敢再提立梁王劉武為儲的事。

眼看自己就要敗下陣來,劉武又生一計。他上奏景帝,請他允許他在駐城睢陽修一條甬道,直達長安長樂宮皇太後的住處,以便隨時與皇太後聯係,以盡劉武孝子之心。但袁盎卻看出他歹毒的用心,上諫景帝道:“如果讓野心勃勃的劉武占據一條直通長安的通道,一旦他對陛下有何不滿,那起兵直進長安就易如反掌。所以,這個諭旨是千萬批不得的。”景帝認為袁盎的話很有道理,出於自衛,他將劉武的請求回絕了。到此,劉武的又一個陰謀宣告破產。

竇太後與劉武頓時無計可施,對袁盎等朝廷重臣恨得個透徹心骨。劉武的門客公孫詭、羊勝等人心中又生出詭計來。他們認為,現在梁國有很多亡命之徒,可以帶一批人進長安,將反對立劉武為太子的重臣全部殺掉,以泄其憤。

幾天之後,十多位朝廷重臣被人暗殺,血染長安城,麵對這樁彌天大案,景帝驚恐萬分,下令追捕凶手,但卻為時已晚,歹徒已逃得無影無蹤。景帝靜心分析,發現這些被刺身亡的重臣都是反對梁王的中堅派。他斷定此案與梁王有關係。下令追查之後,發現果然是梁王劉武手下的公孫詭、羊勝等人所為。景帝氣急敗壞,下令田叔、呂季主前往梁國調查,逮捕主犯。但公孫詭與羊勝已藏匿於梁王宮中,追捕工作毫無進展。

梁國內史韓國安和相軒丘豹整整搜捕了一個月,依然沒有線索。最後韓國安斷定,主犯就藏匿在梁王宮中。為了能破案,韓國安決定鋌而走險,親自去梁王宮中,與梁王鬥智鬥勇。見到劉武,韓國安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淚流滿麵地道:“主人受辱,臣下該死。今我們已竭力全力,仍不能抓捕公孫詭、羊勝等人歸案,請大王將我處死。”梁王惺惺作態地道:“怎麼了?事情有這麼嚴重嗎?”韓國安睜開淚眼道:“大王,你自覺你與皇上的關係比劉榮如何?”梁王張口就道:“他們是父子,我當然不能比。”

韓國安抹了抹眼淚道:“這就對了,劉榮本是皇太子,皇上聽了別人一句讒言,便將他貶為臨江王。後因占用了祭廟外的空地上的一堵護牆,就被逼死在中尉府。所以我們得出一個道理:做事不能因私害公。現在大王隻是眾多王侯中的一個,你卻聽從佞臣妄言,輕視國家法律,冒犯皇帝的禁令。皇上是看在太後國母的情麵才對我施恩施惠。太後入夜啼哭,說你一定會改過自新。大王卻始終不知覺悟,你想想,一旦太後百歲千秋之後,你還能依靠誰?”劉武聽了之後,頓時悔恨交加。但已釀成大錯,隻有坦白承認罪過,這樣才能有生的希望。於是他將公孫詭、羊勝叫出來,將他們賜死,然後把屍體交給了韓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