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產品加工,就要有規模綠色種植基地的充足貨源。劉建敏知道,過去精耕細作的生產方式要改革了,大規模的產業農業,要走進我們的勞動中,因為這樣會降低糧食成本。那麼剩餘的勞動力呢?要進城搞三產服務,或是勞務輸出,最後留在土地上的少數農工,必定是懂科學的、富有創新精神的新農民。他微笑著說:“往後誰也別瞧不起農民,當個好農民,至少要博士學曆。我們都會逐步被淘汰的。”今年春天,他們謀劃著一個“高效生態示範定單農業園區”。這樣就給天源公司提供了可靠的、綠色的糧源。他們正在探索土地上的一切秘密。大自然沒有什麼秘密,整個都是心和靈魂,因為無所遮蓋的秘密無所不在。
現實的價值是要由遠景做尺度的。在九農場的園區裏,我們既能看到現實又能感悟遠景。綠色的稻浪在陽光裏閃耀著,很像一片綠色的海洋。白色的塑料就像是船帆。我們被這景象強烈地吸引了。第一個園區是稻田立體養蟹;第二個園區是特種稻種植;第三個園區是優質米種植;第四個園區是優質旱雜糧。幾個園區都按國家綠色農業的標準種植和管理。他們說,不用農藥就一定不用農藥!讓所有鍾情他們格綠的朋友放心。世界持續農業協會副主任羅傑布羅伯母先生,曾到九農場參觀過稻田立體種養,他驚歎地說:“堪稱世界農業的典範!”
也許生活永遠拒絕神話,永遠拒絕幻想。九農場的高效生態農業園區,既不是神話也不是幻想。是我們眼前的真實景象,而且這個景象還有著充分的依托:水源!誰都知道,今年是前所未有的大旱之年,九農場的園區為什麼能夠順利地蓄水栽種?為什麼九農場受災較輕。這都得利於劉建敏主持修建的五千畝平原水庫。數九寒冬,九農場平原的凍土地上插上了紅旗,上千民工打響了興建平原水庫的水庫戰鬥。水庫建成了,水庫冬天蓄水,開春放出插秧;雨季蓄水,大早了就放水。今年插秧的時候,正是大旱,綠色園區順利插秧。天源格綠,我想對你說,你是我們中國未來農業的方向。
看不透星星是因為它離我們太遠,看不透小草是因為它離我們太近。綠色離我們很近,就像一株株的秧苗,樸實、自然而難以看透。經過了收獲的秋天,綠色飄落了,但這並不標誌著衰老,也不意味著生命的完結,而是新的綠色生命在泥土裏孕育,是想在春風吹來的時候,將一切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