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確關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1 / 3)

我們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核心,因為這是一個基本定位,一切問題的研究都是在這一範疇內開展的。相對於中國化,時代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創新和發展的動力和理論品質,大眾化則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實踐目的和要求。

1.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三化”的核心和前提

界定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三化”的核心和前提的理由有三:

首先,從內涵的包容性上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在地蘊涵了有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大眾化的意蘊,而無論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還是大眾化則難以實現對馬克思主義其他“兩化”的蘊涵。對此,我們在上篇中已有較大篇幅的論述。

其次,從地位的重要性上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和大眾化必須遵循的原則,也是實現的基礎和條件。相對於中國而言,馬克思主義同其他所有西方理論思想一樣,都是外來的思想理論,都產生於不同的曆史背景和文化土壤之中,都為特定的階級服務,都和中國的現實國情有一定的差異。在中國近代史上,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和資本主義共和國方案之所以在中國行不通,其根本原因就是忽略了近代中國的現實國情,將西方的建國模式簡單地照搬照用或生硬嫁接,其結果是因水土不服而失敗。中國共產黨的成功就在於吸取了曆史的經驗教訓,也包括自身因教條主義而遭受挫折的教訓,在實踐中認識到了一個根本的道理——馬克思主義是指導全世界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取得革命勝利的思想武器,但如果不同本國的實際相結合,再好的武器也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力量,就在於它是和各個國家具體的革命實踐相聯係的”,而這種將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各個國家的具體實踐相聯係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各個國家化的過程。在中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國革命和建設及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創立的實踐證明,隻有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能創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才能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勝利和成就。離開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既不能實現符合中國國情的時代化,也不能實現滿足中國廣大人民群眾需求的大眾化。

再次,從命題的本源性上看。當初首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的目的就是要反對脫離中國實際,照搬照套馬克思主義的教條主義,強調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也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也就是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後,在很長時期中,雖然馬克思主義要緊扣時代主題的思想從未被忽視,理論界也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當代化、現代化等概念,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始終占據著正式和核心的位置而未被替代。盡管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正式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三化”的命題,但從曆史的發展和表述位置的排列看,中國化仍然是核心和前提,是本源。時代化和大眾化都是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在意蘊中延伸而出,是在新形勢下為反對教條主義、思想僵化和脫離群眾的傾向而更加強調,並不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核心和前提地位的弱化,更不是替代。在今天,毛澤東當年告誡的“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並亟須解決的問題”仍然是必須重視的核心問題,仍然是實現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和大眾化必須首先解決的基礎與前提問題。

我們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核心,因為這是一個基本定位,一切問題的研究都是在這一範疇內開展的。相對於中國化,時代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創新和發展的動力和理論品質,大眾化則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實踐目的和要求。

1.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三化”的核心和前提

界定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三化”的核心和前提的理由有三:

首先,從內涵的包容性上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在地蘊涵了有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大眾化的意蘊,而無論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還是大眾化則難以實現對馬克思主義其他“兩化”的蘊涵。對此,我們在上篇中已有較大篇幅的論述。

其次,從地位的重要性上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和大眾化必須遵循的原則,也是實現的基礎和條件。相對於中國而言,馬克思主義同其他所有西方理論思想一樣,都是外來的思想理論,都產生於不同的曆史背景和文化土壤之中,都為特定的階級服務,都和中國的現實國情有一定的差異。在中國近代史上,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和資本主義共和國方案之所以在中國行不通,其根本原因就是忽略了近代中國的現實國情,將西方的建國模式簡單地照搬照用或生硬嫁接,其結果是因水土不服而失敗。中國共產黨的成功就在於吸取了曆史的經驗教訓,也包括自身因教條主義而遭受挫折的教訓,在實踐中認識到了一個根本的道理——馬克思主義是指導全世界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取得革命勝利的思想武器,但如果不同本國的實際相結合,再好的武器也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力量,就在於它是和各個國家具體的革命實踐相聯係的”,而這種將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各個國家的具體實踐相聯係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各個國家化的過程。在中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國革命和建設及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創立的實踐證明,隻有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能創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才能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勝利和成就。離開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既不能實現符合中國國情的時代化,也不能實現滿足中國廣大人民群眾需求的大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