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二相博弈(2 / 2)

“來我西羌國中為官,豈不美哉?”

聽聞著這一番突如其來的勸誡之語,楊阜麵上不自覺的就浮現出了濃厚的笑意。

若不是顧及著丞相雅丹的顏麵。

恐早已是笑出了聲。

什麼情況?

外夷番邦,版圖不過大漢一兩個郡的規模,竟是勸降於他?

此怕不是腦子壞掉了。

但瞧著此時間楊阜一時間有些沉默不語。

雅丹以為猜測出了他的數分心意,麵上所流露的濃濃自信笑容不由越發的暢快起來,片刻功夫後,還出言勸慰著:

“先生,看您如此猶豫,本相倒也能猜測您在作何而想。”

“哦?”

“丞相尚且還有讀心術的超能乎?”

此話一出,楊阜也頓時來了興趣,反問一句道。

“哈哈。”聞言,雅丹暢笑一陣,遂道:“本相哪會異人所搗鼓出的那玩意,隻是通過先生的一些外部環境以及履曆從旁分析罷了!”

“想來您目前猶豫不定,就在於未下定決心。”

“概因大漢之領地遠甚於我西羌,兵鋒軍威之盛也令涼州眾羌氐各部族無不是紛紛畏懼不已。”

“故而,先生心下覺得棄大漢而歸我軍,乃不明智之舉,是否?”

這一言言的言語徐徐吐落。

楊阜很想豎起大拇指予以給其點讚。

雅丹這想象力,啊不,應該說是腦補能力極強。

他自認為自己的內心就該是如此所想。

誠然,從普通人的內心深處來論。

楊阜並不會認為雅丹所言有誤。

大漢貴為大國,立國至今已是數百載。

雖如今內亂不止,可映現在外圍蠻夷的印象,依舊是那個軍威威懾諸方的軍事強國。

換做任何人恐怕都並不會背漢歸羌的選擇。

楊阜聽聞,隻是微微一笑,一切就已經盡在不言中!

眼瞧於此。

雅丹細細觀察了片刻,從其麵色上讀取不到絲毫有用的訊息。

自然是一時無法窺其心思。

沉吟了一陣,隻得再度說道:“其實先生如今所慮者,皆不足為慮!”

“雖說我西羌國目前版本比不上大漢,但吾王勵精圖治,且十分賞識人才,隻需數載之間,我國的版圖就將大大擴張。”

“並且是不遜色於大漢的超級大國。”

話落於此,雅丹麵上所浮現的神情亦是越發欣喜不已。

“且先生本就為漢臣,若能歸我國中為官,一旦此番你我兩國盟約已成。”

“那日後有先生從中斡旋之下,兩國關係亦定當親如兄弟,互相提攜。”

“此一舉兩得之事,何樂而不為呢?”

“先生可切莫錯此良機呢?”

一語落的。

楊阜不僅僅敏銳力過人,捕捉信息的能力也異於常人。

此席話方一落下,

似乎是雅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楊阜不動聲色地相問道:“雅丞相以為,此番貴國與我大漢結盟,幾率幾層乎?”

已是捕捉到了這濃濃一番話的他,也忽是試探性的相問著。

此言一出。

並肩一側的雅丹隨即才是反應過來。

眼中敬佩之意不由再度重了數分。

他沒有料想到,自己激動之餘,無心所透出的一句話,竟然就被關鍵的捕捉到了。

雖說己方有與之結盟的傾向。

即便對方有所知曉也並未有何影響。

但此人能準確聽聞別人話中之語,冷靜判斷分析,就已經非同小可了。

眼見於此。

雅丹似是清了清嗓子,既然自己這邊的意圖大致已經是暴露了出來,轉念一思,他也覺得並非是壞事。

索性,也徑直沉聲吐落道。

“先生高見!”

“雖然我西羌與大漢中途有不少的羌氐各部族盤踞,且路途遙遠。”

“但兩國聯合,卻有著無盡的利益。”

“吾王雄才大略,又豈會看不清局勢乎?”

耳聞著此番雅丹所濃濃透露出的自信話語。

楊阜遂也是麵露笑容,附和性的相問道一句:“卻不知雅丞相所指何為?”

一言而出。

此時間,雅丹的神情亦是快速間就無比嚴肅了起來。

麵色透著鄭重之色。

肅然道:“大漢在東,我西羌於西環伺。”

“若兩國相交,則不會有絲毫的利益糾葛。”

“反而能夠相互提攜,攜手掃清四方威脅。”

“此舉豈不是將於兩國有利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