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召回駐軍於幽燕之地的次子曹彰及諸將回返,相繼問詢了一番北疆方麵的局勢。
曹操心下亦是底氣大增。
令早已腹有伐吳之議徹底定奪下來。
待言語安撫一番後。
曹彰向父辭行後,攜諸將回返邊地。
……
為了做足好攻伐江東的準備。
丞相曹操亦是下發指令,將在三日後於鄴城郊外擺設擂台,召集軍中眾將一齊比試各項武藝。
以及舉行大規模的軍演,凝聚軍心。
隨著比武一事逐漸流傳而出。
河北、中原諸州頓時間就人聲鼎沸而起。
各州郡間士民瞧著精銳將士無不是齊聚於鄴城周遭屯駐。
甚至,荒廢多時的玄武湖亦是重新啟用。
整日之間,諸將攜各軍於此操練水師。
這一刻,各地士民又也能窺破接下來的時局變化。
己方或許是要動刀兵了。
而矛頭大概率直指江東孫氏。
概因,玄武湖乃是當年攻滅袁氏,平定北方時,為了大舉南下,曹操才會於鄴城外漳河間特意開鑿,用以操練水軍。
但誰曾料想,赤壁一役卻是以慘敗而歸。
再此過後。
曹操就對內采取堰熄旗鼓,休養生息的國策,予以專心恢複北方各州間的生產,暫時無以於南征。
後又趕上馬超、韓遂等西涼諸侯起兵作亂。
於北方大地上作戰,步騎方為主力。
玄武湖自然是失去了用途,也就慢慢的有所荒廢。
當今之間。
己方於漢中新敗,又大肆操練起水軍,那所釋放出來的信號已是極其明顯。
丞相曹操欲要伐吳。
再諸州士民不斷的議論之下。
輿論漸漸的發酵。
伴隨著朝廷的動員,聲勢亦是愈發高漲。
就在軍校場比武即將開啟之際。
伐吳一事的傳言已是鬧得沸沸揚揚。
逐步傳遍大江南北。
遠在江東建業州府的吳主孫權自是有所耳聞!
麵對著即將大兵壓境的曹氏。
他心頭上所肩負著的壓力並不小,麵色間也越發的嚴肅起來。
近日來,不斷召集群臣商議諸事。
以探討禦敵之策。
至於伐吳此策的隱秘性。
本就是曹操所主動放出的消息,壓根並未有隱瞞的心思。
故而,自然就隨波逐流,任由此事往治下以及外界流傳著,並未橫加阻攔。
隻因,他此番伐吳本就是心懷立威,振興諸部將士於漢中一戰後的低落情緒。
那此戰所宣揚的威勢越足,聲勢越大。
那到時候所反饋的力度就能成倍返回。
隨著伐吳的消息流傳於外。
這日。
時近夏日炎炎的七月時節。
魏郡上空,烈日炎炎。
氣溫仿佛是猶如蒸餾裏的饃饃般,令地麵上冒著撲麵而來的雲煙。
即便高溫當道。
但此刻鄴城外的軍校場中。
卻是成群結隊的軍卒披甲而立,手執著長戟等利器。
饒是那濃烈的光線照射過來。
讓一位位列陣而立的兵卒無不是頭盔下的腦海下汗滴直直往外冒,卻也依舊見一支支部眾未有絲毫動靜。
筆直圍繞著校場結陣所立。
渾身邁著高昂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