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的周瑜有此雄心,孫權亦是身受感染,麵懷激情亢奮的神色同意了其請戰。
他相信以周公瑾之能,定然可以做到橫掃益州,攻略漢中,接連涼州馬超等人。
故而,當時的他並未批準魯肅所提議的借江陵與劉備,兩家共結盟好,借劉備之軍為己方抵擋來自於沔水北線的曹軍。
可就在他們君臣二人都包藏雄心時,
卻是忽的傳來了在前往江陵的途中,周瑜竟是英年早逝,病逝於巴丘。
忽然間的一則變故,打亂了他欲雄據南方的計劃。
沒有了周公瑾的統禦攻伐益州,孫權心憂麾下無人能夠替代其北防襄樊的曹軍,南防占據荊南數郡的劉備勢力。
他遂才改變心意,接納了魯肅的孫劉聯盟,兩家合力抗曹一事。
並為了減輕己方來自於西線的壓力,亦是聽從魯肅的建議借出了江陵城。
至此,兩家達成了數載的盟約至今。
如今又將是值此變革之際,魯肅又忽然的病逝。
此兩人可謂為孫權的左膀右臂,他們紛紛撒手人寰,又豈令他不痛心乎?
……
自查閱過魯肅的臨終訣別遺書,孫權似乎是將自己隔絕在了書房中數日時間。
多日間,他隱隱在感慨周瑜將魯肅引薦過來後,他們君臣之間多年來的種種過往。
“公瑾,子敬當是孤的大功臣也!”
“若無他們兩人的協助,孤又豈能如此安穩的坐穩江東乎?”
私下裏孫權也暗自的真情流露,暗自感懷著。
多日後,他悲戚的神情方才收斂出關,重新恢複了往日的城府,於府中召集了文武諸人商議軍情。
首先自然就是關乎於都督魯肅逝去何人能夠繼承的問題。
關乎此話題,群臣探討起來,片刻後就各執一詞,各自推舉著心中人選。
眼見群臣爭論隱隱有轉變為爭吵不休的態勢,心煩意亂之下,孫權大手一揮,麵色嚴肅的高聲吩咐道:
“呂蒙出列!”
“末將在。”
一聲威嚴般的指令道落,身軀高大健碩的呂蒙昂然拱手答道。
“子明,孤命你即日起接任子敬都督一職,統領其麾下萬餘軍馬,駐防陸口,護我江東西麵之安寧。”
“可敢領命否?”
聞言,呂蒙麵色間忽然是升起了一陣陣的喜色,心道多年來的夙願終於有機會實現了麼?
他遂是連忙拱手應諾道:
“但請主公放心,末將必定謹防陸口安寧,不辱使命!”
……
一席會議,孫權力排眾議確立了以呂蒙前往陸口接替魯肅都督一職,接管其麾下萬餘部眾,並拜其為漢昌太守,並在魯肅的基礎上增食下雋、瀏陽,漢昌,州陵等地為其食邑。
至此,自周瑜,魯肅過後,江東也將迎來西線的第三任都督。
而呂蒙的戰略規劃也並不感冒魯肅的孫劉聯盟,他與周瑜所預料一般,時刻欲以攻伐荊州之地為主。
天下時局,亦將微微的迎來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