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2 / 3)

林如海夫妻兩個接過太子夫妻敬的茶喝了,黛玉才滿麵堆笑的走到賈敏跟前。賈敏拉了黛玉的手細細打量,除發髻樣式變了外,絲毫看不出黛玉和做姑娘時有何不同。隻賈敏到底擔心黛玉年幼,也不知是否能承受夫妻之事,拉著黛玉上下仔細的打量。

黛玉見了母親神色,眼珠一轉,悄悄在賈敏耳邊低語了一句話。賈敏聽了一呆,又抬眼看了太子,隻見其長身玉立,一表人才。如今太子年近弱冠,能如此體恤黛玉,賈敏原是高興的。隻這個年紀的少年,原本血氣方剛,黛玉卻說不曾行房,賈敏心中又不禁有一絲擔憂。

雖然太子禦下極嚴,到底太子妃回門有規製,倒不好屏退宮人太久。因而一家人略說了幾句體己話,複又高聲宣了宮人伏侍,又有林如海帶著太子去見男客,見完又是賈敏帶著新婚夫妻去見長輩女眷。

林家人口少,親眷也少,又因和賈家二房不合,來的親眷長輩不多。除賈母而外,邢夫人在平安州;王夫人毒害林礞之事雖然顧著兩家顏麵未曾宣揚出去,但王夫人也沒臉來。因而不過賈母、吏部尚書謝源夫人等幾家交好的太太來了。

賈母見了黛玉和太子並肩而立,男的如臨風玉樹,女的如照水嬌花,花樹交映,天造地設,不禁心中感慨。

太子妃回門不像民間,一應程序禮節皆有定例,且按例當日未時便該當啟程回宮。隻定安帝一來感激當年鐵網山上林如海相護之德;,二來有太子親求,允了太子夫妻在林家暫歇一晚。為此,霍皇後還抱怨過太子太過寵妻了些,祖宗規矩都廢了。

當日,太子夫妻依舊歇在黛玉的蕙蘭館,隻以前一應伏侍的丫鬟婆子都暫且挪出來,皆換了宮人伏侍,外頭又有侍衛守衛。

黛玉帶著太子逛了一回蕙蘭館,又介紹了自己在家時候,每日飲食起居,太子聽得津津有味。隻黛玉回門之後,便是在東宮再是自在,也是要守著宮中規矩,除歸省之外,再難回家。因而隻略逛下子蕙蘭館,太子便命凝雨姑姑並心腹宮人陪了黛玉往鬆柏園賈敏房裏說話。

凝雨姑姑想在宮中辦事辦老的人,自然知曉黛玉日後和賈敏相處的日子少了。又因她本就極喜歡黛玉,到了賈敏房中,略請了安,閑話幾句,便帶著眾宮人退出來,在外伏侍。

待得眾人散了,賈敏才拉了黛玉的手細問洞房之事。原來,方才黛玉見賈敏打量自己,便猜著賈敏打量什麼。因而悄悄在賈敏耳旁說了“並未行房”四字,原是為了打消賈敏擔心。但黛玉到底隻是妙齡少女,再是聰慧,於閨房之事想得極少,不曾想這四字倒讓賈敏越發擔心了。

此刻沒有外人,黛玉見賈敏細問,羞得紅了臉麵,才將太子那日說的行房早了,於身子有害無益,須得等著幾年,自己越發身子長足了的話一一道來。說到後麵,黛玉聲音越發低如蚊蠅,幾不可聞,且羞得麵紅耳赤。幸而賈敏是自己母親,若是換作旁人,這些話隻怕無論如何都說不出口。

賈敏聽了,揣度著隻怕太子隻是當真愛惜黛玉,又極克製,身子卻沒甚問題,才放下心來。母女兩個又說些閑話,黛玉又問這些日子可曾有什麼事是自己不知曉的?

賈敏沉吟會子,才說:“你新婚燕爾的,這些話原不該跟你說。隻如今看太子殿下待你極好,你自在得很,和做姑娘時候不差什麼。”說到和做姑娘時候不差什麼,賈敏又是一笑,才接著說:“隻一件許是你會關心的,南安郡王族弟霍煉看上了蘇素蘇姑娘。”

黛玉聽了,驚得險些被茶水嗆著,忙托口道:“霍煉不就是進京途中打了薛蟠那個?隻聽這檔子事就知道他是個囂張跋扈的,憑他也配得上蘇姐姐?隻蘇姐姐規規矩矩的,怎麼又讓霍煉看到了?”蘇素便是黛玉同門師兄蘇範嫡女,曾在大選時候和黛玉一同應選,算來亦是黛玉的手帕之交。

賈敏見了黛玉被嗆著模樣,一麵親手幫黛玉撫背,一麵道:“可不是這話麼?隻如今妙玉、探春、惜春三個極出挑的姑娘都在牟尼院帶發修行,許是前去牟尼院進香的香客見了,一來二去的,不知怎麼名聲就傳出去了。其他倒還罷了,咱們家時常派人送些東西去,自是告訴人,牟尼院的姑娘們有人照拂,一直以來也沒出什麼差錯。

這霍煉不知怎麼,聽聞了牟尼院有幾位姑娘極好,偏前些時日忙你的婚事,咱們略疏忽了些。這日恰逢蘇姑娘前去牟尼院進香,原是封了山門不讓外男進的。這霍煉跋扈慣了,竟是翻牆偷看,一眼瞧見蘇姑娘從禪房出來,便就此看上了,如今仗著南安王之勢要說蘇姑娘呢。

這蘇家你是知曉的,原是書香門第,門風清正。蘇大人如今雖然升了正二品的左督禦史,你也知曉督查禦史不過是文官,也沒甚勢力。這霍煉皮厚上前提親,蘇家雖然是拒了,但被這樣的無賴看上,久而久之也對蘇姑娘名聲有礙,如今蘇夫人正苦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