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這梅翰林當真是個好的,咱們也不說什麼,單憑他們見著琴兒父親一沒了,想著琴兒一門必是敗落,便想悔婚一節,其人品就配不上這掌院學士一職。這樣見利忘義的人品,將來各屆的新科進士不看人品本事,單看誰會討好逢迎,誰會背地孝敬,這樣考評出來的官員放在各個任上,久而久之,豈非動搖國本?”
太子歎道:“正是這話呢,左右父皇那頭是暫時攔下來了,明兒將梅仁這些品性不良的事查清了參他一本,想來他便不敢肖想這樣要職了。”夫妻兩個商議了,但覺隻需攔著定安帝莫要下旨,其他倒無甚大礙,隻怕下旨之後君無戲言,梅仁之後再不犯大錯,便要讓他在如此要職上占著三年,倒令人不放心。
卻說礙著霍皇後的麵子,霍家這些年買官賣官,定安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他人也沒將霍家怎麼著。這梅仁便是走了霍炯的路子,霍炯又指使賈雨村累上保本,保梅仁升任翰林院掌院學士。若非太子及時阻攔,隻怕霍家便要得逞了。
隻這梅家雖是詩書之族,卻也沒落了,當年梅仁連進京趕考的盤資都沒有,還是得了薛虯之父的資助,才得了盤資進京趕考的。當年便是因為此,梅仁才將嫡子和寶琴早早定親。一來,確是薛老爺對梅仁有恩;二來,也是梅仁想著便是自己高中,候缺走門路,依舊少不得四出打點,還得借了薛家財力,自己才好一路高升。
紫薇舍人之後,薛氏一族的族長原是薛蟠之父,皇商頭銜也襲給了薛蟠。後來薛虯之父一死,梅仁想著薛家隻餘一個寡母和兄妹兩個,早晚敗落,隻怕不但不能成為自己的助力,還怕反成累贅;且梅仁自從點了翰林,沒一刻不做那青雲直上的美夢,尚未當真得了了不得的官職,便覺薛寶琴是商戶女,到底出身低了,配不上自家讀書人家,便有了悔婚之心。
薛虯實則也有此擔憂,才在寶琴一十一歲那年送她進京發嫁,不想路上遇著南下接了封氏進京的林大,薛家因禍得福,認識了貴人林家。後來寶琴在黛玉身邊做伴讀,如今在東宮當差。薛蟠因與人相爭摔壞了許多太子大婚物料,薛虯又因黛玉大婚的一應衣裳料子置辦得好,反得了皇商頭銜。
梅仁外放三年,好容易置辦了新奇花樣的禮物,討得霍炯歡心,投到南安王門下,意欲回京候個要職,卻在回京之後,得知薛家光景大不相同,已是悔之不及。
若是一般要著臉麵的人家也就罷了,偏這梅仁無恥皮厚至極,又有幾分思慮周全,想著其子梅硯悔婚一節恐有礙自己仕途,且如今薛寶琴是在太子妃身邊當差的人,若是梅硯求娶了她,豈不自己因個聯姻,在皇後和太子兩處有體麵?便找著薛虯意欲再為梅硯求娶寶琴。
這日薛虯早起,正欲出門去幾家鋪子取了賬本回來查賬,卻聽聞梅大人求見。自寶琴和梅硯退婚,薛家已是三年不曾和梅姓之人來往,竟是一時想不起梅大人是誰?直至接了帖子,展開看了,才知乃是當年嫌棄寶琴的梅仁父子。
隻這梅翰林當真是個好的,咱們也不說什麼,單憑他們見著琴兒父親一沒了,想著琴兒一門必是敗落,便想悔婚一節,其人品就配不上這掌院學士一職。這樣見利忘義的人品,將來各屆的新科進士不看人品本事,單看誰會討好逢迎,誰會背地孝敬,這樣考評出來的官員放在各個任上,久而久之,豈非動搖國本?”
太子歎道:“正是這話呢,左右父皇那頭是暫時攔下來了,明兒將梅仁這些品性不良的事查清了參他一本,想來他便不敢肖想這樣要職了。”夫妻兩個商議了,但覺隻需攔著定安帝莫要下旨,其他倒無甚大礙,隻怕下旨之後君無戲言,梅仁之後再不犯大錯,便要讓他在如此要職上占著三年,倒令人不放心。
卻說礙著霍皇後的麵子,霍家這些年買官賣官,定安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他人也沒將霍家怎麼著。這梅仁便是走了霍炯的路子,霍炯又指使賈雨村累上保本,保梅仁升任翰林院掌院學士。若非太子及時阻攔,隻怕霍家便要得逞了。
隻這梅家雖是詩書之族,卻也沒落了,當年梅仁連進京趕考的盤資都沒有,還是得了薛虯之父的資助,才得了盤資進京趕考的。當年便是因為此,梅仁才將嫡子和寶琴早早定親。一來,確是薛老爺對梅仁有恩;二來,也是梅仁想著便是自己高中,候缺走門路,依舊少不得四出打點,還得借了薛家財力,自己才好一路高升。
紫薇舍人之後,薛氏一族的族長原是薛蟠之父,皇商頭銜也襲給了薛蟠。後來薛虯之父一死,梅仁想著薛家隻餘一個寡母和兄妹兩個,早晚敗落,隻怕不但不能成為自己的助力,還怕反成累贅;且梅仁自從點了翰林,沒一刻不做那青雲直上的美夢,尚未當真得了了不得的官職,便覺薛寶琴是商戶女,到底出身低了,配不上自家讀書人家,便有了悔婚之心。
薛虯實則也有此擔憂,才在寶琴一十一歲那年送她進京發嫁,不想路上遇著南下接了封氏進京的林大,薛家因禍得福,認識了貴人林家。後來寶琴在黛玉身邊做伴讀,如今在東宮當差。薛蟠因與人相爭摔壞了許多太子大婚物料,薛虯又因黛玉大婚的一應衣裳料子置辦得好,反得了皇商頭銜。
梅仁外放三年,好容易置辦了新奇花樣的禮物,討得霍炯歡心,投到南安王門下,意欲回京候個要職,卻在回京之後,得知薛家光景大不相同,已是悔之不及。
若是一般要著臉麵的人家也就罷了,偏這梅仁無恥皮厚至極,又有幾分思慮周全,想著其子梅硯悔婚一節恐有礙自己仕途,且如今薛寶琴是在太子妃身邊當差的人,若是梅硯求娶了她,豈不自己因個聯姻,在皇後和太子兩處有體麵?便找著薛虯意欲再為梅硯求娶寶琴。
這日薛虯早起,正欲出門去幾家鋪子取了賬本回來查賬,卻聽聞梅大人求見。自寶琴和梅硯退婚,薛家已是三年不曾和梅姓之人來往,竟是一時想不起梅大人是誰?直至接了帖子,展開看了,才知乃是當年嫌棄寶琴的梅仁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