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1 / 3)

因而定安帝一連數日又是召見林如海,又是召見謝源的,命此二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務必要將這些年的政事得力的,失策的一並道來。但定安帝是一國之君,便是有些決策錯誤,做臣子哪裏敢盡言?這豈不是這指責聖人乃是昏君麼?因而二人麵麵相覷,不知如何說起。

隻這些年來,許多要職任命,用了霍家舉薦的人;按霍家門生的奏折撥了錢糧,群臣諫言亦是執意下令的事,二人便是不提,定安帝也自己回憶起來來,不過是問了二人應正一二罷了。林如海是戶部尚書,謝源是吏部尚書,這兩部大事二人最是清楚不過,定安帝問起,自是如實相告。

如此厘清了三日,便到了定安帝清醒後的第四日。這日,定安帝召見了禮部尚書,吩咐準備自己退位和新帝登基一應事宜,需從快從權。又命欽天監擇了最近的吉日,預備新帝登基。因定安帝登基以來,從不曾如此清醒過,以太子為首,群臣勸諫。但定安帝退意以決,命了禮部和欽天監速速去辦。

禮部和欽天監領命,欽天監擇下二日後便是黃道吉日,定安帝作主定了這日新帝登基,自己退位。一應安排妥當,定安帝頒布了聖旨,又召見了太子。

太子到上書房後,行跪拜大禮,這次定安帝卻並未道免禮。待得三跪九拜大禮規規矩矩行完,定安帝才道了平身,又賜了太子座,卻並不開口說話。

二人相對半日,定安帝才開口道:“幸虧我兒機警,力阻梅仁晉升翰林院掌院學士之職。如今雖然許多要職落入霍家及門人之手,到底保住翰林院,便是保住百官之源,隻需皇兒頭腦清醒,知人善用,假以時日,總能將毒瘤一一剪除,留下國之棟梁。我兒強我百倍,日後定能將這錦繡河山治理得海晏河清。”

太子見了定安帝慈愛神色,想著自打自己來到這個世上,無論他他糊塗時候,清醒時候,拳拳父愛不曾變過,不禁也是心中感動。沉吟會子,才道:“父皇如今大好了,且父皇春秋正盛,英明神武,天下還需父皇治理。”

定安帝聽了這話,不禁一笑,慈聲說:“當年,忠順王圖謀不軌,我父皇在林尚書相助下識破忠順王圖謀,忠順王就擒。當時我父皇,你皇爺爺也是在京郊校場就下旨傳位於我。我當年人還糊塗,沒有說出你今日這番話,但是我和你是一般的心。我此刻才理解當日父皇的心情,隻需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才是真正的江山永固。

我兒如此品性本事,將大位傳於你,我放心得很。想來,我竟是比我父皇幸福得多。當年父皇傳位於我時,我又糊塗,還不知父皇能否放心。我傳位於你,便是立刻走了,我也放心,到了地下,也對父皇有交代,也對得起列祖列宗。”

說完,定安帝站起身來,摸了一下太子頭頂,才背過身去,太子也不曾看見他眼中閃動的淚花。控製住情緒,定安帝又說:“你且下去吧,父皇再批幾本折子。”

因而定安帝一連數日又是召見林如海,又是召見謝源的,命此二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務必要將這些年的政事得力的,失策的一並道來。但定安帝是一國之君,便是有些決策錯誤,做臣子哪裏敢盡言?這豈不是這指責聖人乃是昏君麼?因而二人麵麵相覷,不知如何說起。

隻這些年來,許多要職任命,用了霍家舉薦的人;按霍家門生的奏折撥了錢糧,群臣諫言亦是執意下令的事,二人便是不提,定安帝也自己回憶起來來,不過是問了二人應正一二罷了。林如海是戶部尚書,謝源是吏部尚書,這兩部大事二人最是清楚不過,定安帝問起,自是如實相告。

如此厘清了三日,便到了定安帝清醒後的第四日。這日,定安帝召見了禮部尚書,吩咐準備自己退位和新帝登基一應事宜,需從快從權。又命欽天監擇了最近的吉日,預備新帝登基。因定安帝登基以來,從不曾如此清醒過,以太子為首,群臣勸諫。但定安帝退意以決,命了禮部和欽天監速速去辦。

禮部和欽天監領命,欽天監擇下二日後便是黃道吉日,定安帝作主定了這日新帝登基,自己退位。一應安排妥當,定安帝頒布了聖旨,又召見了太子。

太子到上書房後,行跪拜大禮,這次定安帝卻並未道免禮。待得三跪九拜大禮規規矩矩行完,定安帝才道了平身,又賜了太子座,卻並不開口說話。

二人相對半日,定安帝才開口道:“幸虧我兒機警,力阻梅仁晉升翰林院掌院學士之職。如今雖然許多要職落入霍家及門人之手,到底保住翰林院,便是保住百官之源,隻需皇兒頭腦清醒,知人善用,假以時日,總能將毒瘤一一剪除,留下國之棟梁。我兒強我百倍,日後定能將這錦繡河山治理得海晏河清。”

太子見了定安帝慈愛神色,想著自打自己來到這個世上,無論他他糊塗時候,清醒時候,拳拳父愛不曾變過,不禁也是心中感動。沉吟會子,才道:“父皇如今大好了,且父皇春秋正盛,英明神武,天下還需父皇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