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領導者拒絕直視別人的眼睛,別人往往會感到那是一種侮辱。一個彙報工作的員工如果發現領導者根本就不看他的眼睛,那麼他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眼神是培養領導者超凡魅力的重要方麵。一個領導者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眼神來表現出來的。富有魅力的領導者都知道如何控製自己的眼神,以便使自己看起來就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一樣。對於領導者來說,將注意力集中在談話對象的身上是為了表示尊敬,向他表明你對話題很感興趣。同時,將注意力集中在談話對象的身上還是為了表現自信、正直和誠實。
處理事務要公私分明
“公”與“私”分指集體與個人兩種價值利益,形成矛盾關係。一般講,每個人身上都有“公”與“私”兩種欲望,關鍵是要看你如何處理兩者的關係:公私兼營是錯誤的,大公無私是可能的;圓滿的做法是克己(私)奉公。但是由於人本身的需要層次,“公”與“私”常發生尖銳矛盾,偏出現因私而害公的現象。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裏的公私不分,是檢查領導者是否稱職的尺度之一。如果一名企業領導者混淆公私界線,必定會因私而害公,從而違背了“公私分明”的用權戒律。
公私不分、假公濟私或欠缺公正的企業領導者在下屬尤其是鯰魚型人才的心目中不會具有威信。因此切忌假公濟私,而公私分明是一名企業領導者用權的標準,唯其如此,才能正己立身,才能管好下屬,否則,就會完全掉進私欲的陷阱之中,終不能自拔,造成毀滅性打擊。
對一個企業的領導者而言,公與私是不能同時滿足的,因私必然害公!因私害公的領導者,在下屬眼中就跟掉了價的大白菜一樣,毫無威信可言。人一旦做了領導者,自尊心就會隨之提高,常常會莫名其妙地感到自己被忽視,別人一說悄悄話,或在暗中商討事情,就會覺得很不是滋味,像某信息公司的李經理就是這樣的:
“經理,請你在合同修改書上簽字。”
“為什麼不事先和我商量?我根本就不知道這件事。”
“可是我現在不是來告訴你了嗎?”
“你早就自己決定了!可見你根本就不把我放在眼裏,我不簽字。”
像這種例子,屢見不鮮。的確,未經事先商討,對經理而言,可能是不太禮貌。但經理也大可不必就心懷恨意,因為一記仇了便阻礙工作進行,於己何利?
作為領導者,“不知道”和“不了解”是自己的過錯,不應責怪下屬。在平時,領導者就應該多做調查,聽取下屬報告;或巡視各部門的工作現況,以了解他們實際的工作情形。不能掌握下屬行事的領導者,是一個差勁的領導者。同樣,作為企業領導者,像這種因私害公的情形最好不要在自己身上出現。
作為一個現代企業的領導者,同樣隻有無私才能無畏!相信每個人在工作崗位上,都會對下屬采取公平的處理。但是,什麼是“公平”呢?如何判斷自己對待下屬是否公平呢?下判斷的要訣是無私,即不可考慮自己的利益所在。
比如說分配任務。當遇到困難的工作,先不要去想任用之人成功完成任務後自己將得到的獎勵或讚譽,也不要因為工作輕鬆又可獲得利益便想掠奪過來,企圖自己做。這樣的念頭,都會使下屬對你的信心大減。因為你的企圖很容易被下屬看穿。因為不論何時,由上往下看,往往不太能知道實情。然而,由下往上看,卻大致能正確地了解一切。
就公司的利益而言,你必須從工作的重要性、緊急性綜合判斷,在判斷的過程中絕不可摻雜絲毫的自我利益。你從工作大局,從公司的未來發展情況而做出考慮,你可以光明磊落地著手去做。但是,你必須妥善處理組員之間的爭執。從這層意義來看,你是選擇了艱難的道路。
一個指導下屬的領導者,是應該經常關懷弱者的。然而,付出過多的關懷有時亦於事無補。最好的要訣是做個無私的領導者。
記住點滴才能成大事
真正的公私分明不僅要求切忌在大事上因公害私,也要求注重細節。因為大局和細節一樣,都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立場原則。領導者在細節上也因嚴格要求自己。
鯰魚型人才對領導者的日常事物都非常敏感。在這被不滿與懷疑充斥的社會裏,做一個企業領導者,隻要有一點點不能公開向大家交代的地方,就無法獲得後進人員和下屬的心。
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以上的觀點。利用交際費使交涉有利的做法在過去向來很通行,但這也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新職員對領導者們所擁有的交際費,常常會產生懷疑。領導者不管是為了工作還是為了公司的客戶,隻要一到飯店或酒吧等地出入,後進人員懷疑的眼光便會集中在他們身上。一旦發覺領導者有不廉潔的事,嘴裏雖然不說話,卻會牢記在心中。他們固然也會認為這種領導者很能幹,但還是覺得不能太信任他們。以後即使領導者跟他說一堆大道理,他也隻會在心裏反駁或冷笑。而且對這種做法懷有反感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所以這種人雖然很擅長與外麵的人交涉,但是卻不能做個好領導者。因此,濫用交際費,或者在交易的對象身上花許多錢以達到目的的時代已經過去。今後,誠意和努力將成為交易的通行證。如果想要獲得這些後進人員的信任,就必須避免太過大方地使用交際費來進行公事上的應酬。
還有一個例子:經濟不景氣的日子裏,某一行業的一些小企業破產了,但他們的一些同行卻安然度過了經濟低落的日子。這其中的奧秘是什麼呢?是因為這些企業一向都嚴守公私分明的規則,而且上至董事長,下至普通職員,每一個人都力行這種原則。這些企業的勞務領導者如此優良,怎麼會破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