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侯三與虎謀皮(1 / 2)

侯三是怎麼死的?還需從頭說起,與張坷垃分別後,他出發去西輔城南沈家莊。時值五月麥收季節,廣袤的田野上金黃的麥浪一望無際,沉甸甸的麥穗隨風搖曳,成熟的麥子散發出陣陣清香,農民都忙著收割麥子,打穀場上一派繁忙的景象。

太陽快落山時,侯三來到了沈家莊,找到一片還未收割的麥子地,隱藏在裏麵歇息。來時買了香燭和紙錢,他要祭奠一下師父和師爺,下次還不知何年何月再來。

天黑下來,喧囂的田野歸於平靜,勞累的人們都返回了家。

侯三來到師父和師爺的墳前。他點上了香燭,燒了紙錢,跪在墳前磕了幾個頭。他從小失去雙親,爹娘長什麼樣都不記得,隻記得自己的名字叫侯三,是師父將他養大,傳授他技藝,可他從未孝敬過師父,生恩沒有養恩大,師父就是他再生父親。他辜負了師父的重托,致使師爺慘死,難過自責一起襲來,他默默地在師父墳前一直坐到二更天。

侯三悄悄地溜進村,來到師父家的院外,院子還是老樣子,房子也沒有翻修過,他長長出了口氣,懸著的心安定下來。一路上他最憂心的就是師父家的房子,萬一沈木父子翻修了,寶貝還不知要落入何人之手。

侯三翻牆跳進院子,進屋後發現這裏住著沈木老兩口,人老了警覺性高,不像年輕人睡得那樣沉。侯三決定天亮再動手,他熟悉師父家,鑽進堆滿雜物的小屋裏躲了起來,等待下手的機會。

天剛蒙蒙亮,沈木夫婦就起床燒水,做飯,把做好的食物裝進籃子裏,拿著鐮刀,挎著籃子,鎖上大門去大田裏收割麥子去了。

侯三從雜物間走出來到了堂屋,從東房頭往下的第三塊磚頭,的確有動過的痕跡,他搬來梯子,撬下第三塊磚頭,裏麵果然有個黃布包。他取出黃布包,打開看了一眼,激動得心都快跳出了胸口,沒錯,正是他尋找的“傳國玉璽”。他小心翼翼地把寶貝放入懷裏,又重新填上第三塊磚。

農民最忙碌的時候莫過於麥收,等了一年,盼來了收獲,為確保顆粒入倉,男女老少都不得閑,統統去大田裏搶收,村子裏靜悄悄的。侯三在牆角撿到一頂破草帽戴上,翻牆溜走了。

半年前侯三在汴京城西郊麵王胡同買了一個院子,他之所以在那裏置辦房產,是看中了這裏的通達,麵王胡同住的人很雜,胡同狹長,往東臨著一條街,往西靠著護城河,不是死胡同,遇到問題可以順著護城河逃跑,作為臨時落腳點,是個不錯的選擇。

麵王胡同住的大多是窮人,從事麵食生意,也有做其它小買賣的。家家晚間加工麵食,白天到街上販賣,人們為了生存忙忙碌碌,不會在意周邊都有些什麼樣的人。侯三住進來後,很少窩在家裏,和左鄰右舍從無來往,沒人知道他是何許人也。

從西輔回來後,侯三一反常態,一個人關在屋裏,手捧著他幾經生死得來的寶貝“傳國玉璽”,欣喜若狂,成就感爆棚。行走江湖數十載,經曆過出生入死,血腥風雨,他一路披荊斬棘,最終弄到了世上價值最高的寶貝,江湖他第一,誰與爭鋒.

侯三得意的心情無以言表,情不自禁地在小屋裏手舞足蹈。激動、興奮、得意之後,他又憂心忡忡,寶貝是到手了,那又如何呢?他不是當官的料,做夢都沒想過當皇帝,寶貝在自己手裏,無疑是塊石頭,萬一泄露出去,自己小命難保。

他想起了老木匠,貞家父子,還有師父都喪命於此物。為何師父到死都不願告訴他寶貝所在,怕的是他承受不起,師父對他可謂是用心良苦。

怎麼辦,他又想到了曾經的結拜兄弟李虎,現如今李虎在東京做掮客,掮客乃穿針引線之意,居於買賣雙方,從中撮合以獲取傭金之人。

侯三經過一番思慮,決定通過李虎將“傳國玉璽”賣出,得上一筆金銀,從此金盆洗手。自己眼看就快到不惑之年,過夠了東躲西藏的日子,有錢了回家鄉置幾十畝田,娶妻生子,過安穩的日子。

李虎本是西輔人,習過武,早年也是出了名的盜賊。那年冬天,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潛入一個珠寶商人家裏行竊,這家人布置了陷阱,他沒偷到東西反而落入陷阱,被打得遍體鱗傷後綁在院子裏的一顆大樹上,準備翌日將他扭送官府治罪。

恰巧侯三這晚也去那家行竊,割斷了綁著他的繩索,二人一起逃出珠寶商人的家。李虎感激侯三的救命之恩,與其八拜結為兄弟,他年長於侯三,被其稱為兄長。

自從那次行竊失敗後,李虎內心產生了嚴重的挫敗感,喪失了一往無前的銳氣,隻好上了天息山。在天息山他雖受過白夫勇的指點,精進了拳腳功夫,但自覺不被看好,幾個頭領都拿他當竊賊看待,於是他又偷偷溜下山來到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