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交通

古人的車:先秦時代的車分為“小車”、“大車”兩大類。駕馬,車廂小的為“小車”(馬車的古名);駕牛,車廂大的為“大車”(牛車的古名)。戰國時期,戰車的多少成為一個國家強弱的標誌,故有所謂“千乘之國”、“萬乘之君”之說。在車軛(è)(駕車時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上端裝有銅鈴的叫“鸞(luán)車”;用青銅裝飾的車叫“路車”;用人推的車叫“輦(niǎn)”;用牛拉的車叫“輿(yú)”。

秦漢以後不同身份的坐車有別:

皇帝乘坐的車:鑾輿、路車、輅(lù)車、金銀車、輦車、駟駕車。

高級官員坐的車:軒車,即兩側有障蔽的車。諸侯駕三馬,稱“驂()駕車”;大夫駕兩馬,稱“駢(pián)駕車”。

一般官員乘坐的車:軺(yáo)車,即有傘蓋、四麵敞露的車。

貴族婦女乘坐的車:輜(zī)車,即裝有帷幕的車。一般的車隻駕一馬,四馬的車是統治階級乘坐的,即所謂“駟(sì)馬安車”,故有“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之說。

另外,還有一些用途的車:作儀仗隊的,上立鉞(yuè)斧的車叫“斧車”。儀仗隊中載樂隊的車叫“鼓吹車”。狩獵用的叫“獵車”。喪葬用的叫“轀輬(wēn liáng)車”。載猛獸或犯人用的車叫“檻(jiàn)車”。

木牛流馬:古代的運輸工具。《三國誌.諸葛亮傳》中載諸葛亮造木牛流馬運糧餉北伐。宋代人認為木牛流馬就是獨輪車。木牛即今之有前轅的小車,流馬即今獨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