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臨危受命(2 / 2)

但諸葛亮此時的地位比較微妙,他是作為新敗不久的一個政治集團來求援的,當時的形勢是,曹操最強,孫權居中,劉備最弱,孫權可以選擇聯絡劉備也可以選擇不聯絡劉備,而劉備若不聯絡孫權就隻有死路一條。在這種情況下,最弱方的代表在談判中自然氣短,所說出來的話也就不具備什麼份量。

然而諸葛亮卻非常大氣,他自始至終都沒有說“求援”二字,話題開始便直奔天下大勢:

“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劉豫州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先講整個國家的情況,再說群雄形勢,分析群雄形勢的時候,諸葛亮沒有提劉璋、張魯等人,給人的感覺是如今天下隻有三家英雄,不知不覺間就把他的隆中對的思想傳遞出去了。

此外一句“與曹操並爭天下”,就把敵友的界限劃出來了,孫權和劉備是友,曹操是敵,分清敵友是政治鬥爭的首要問題,但怎麼說就是學問了,如果說得太刻意,有可能會引起孫權的反感,畢竟江東有六郡之地,劉備隻有一郡,實力上無法與孫權平起平坐,然而從曆史形勢的角度去說,對方就能接受。

諸葛亮的第一段話非常漂亮,不知不覺間就獲得了與孫權對等的地位,贏得了談判中的主動權。接著又該介紹劉備的情況了,劉備剛剛吃了敗仗,這個不能不提,諸葛亮就一筆帶過,主要說曹操是如何的厲害。

“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

“將軍量力而處之,”話鋒一轉,請將軍考慮一下,將球踢給對方。下麵就站在將軍的角度,為他分析狀況。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麵而事之!”這是高明的混淆邏輯,看似給了兩個選擇,其實隻有一個,因為前麵那個根本行不通,孫權不具備與曹操抗衡的能力,還不如早早地投降,激一激孫權。

“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一句話切中孫權的心事,孫權現在就猶豫著呢。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再猶豫下去,倒黴的日子就來了。

孫權哪裏見過這種談判對手,不由得反諷說:“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你既這麼時候,你們主公怎麼不投降啊?

諸葛亮說了一大通長篇大論,就在這裏等著孫權呢,一聽孫權這麼問,就淡淡地回答道:“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若事至不濟,此乃天也,安能複為之下乎!”看似在頌揚劉備,其實是送給了孫權一個道德上的支點,選大義還是選投降,孫將軍自己看著辦吧。

話說到這一步,孫權當即拍案而起,表態說:“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製於人。吾計決亦,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

至此,諸葛亮的談判基本成功,火已經燒到沸點,接下來做的是讓孫權保持住這個溫度,接下來的話,與其說是堅定孫權的決心,不如說是給孫權的說服投降派的理由:“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還有兩萬精銳,是值得聯合的。

“曹操之眾,原來疲敝,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裏,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也!”接下啦,諸葛亮又分析曹操必敗的原因,什麼北方人不習水戰啊,什麼荊州人民人心不服啊,這一通話講完,孫權也吃了一顆定心丸,再不猶豫。

至此,諸葛亮圓滿完成了出使東吳的任務,為孫劉聯盟立下了首功。

諸葛亮代表弱勢方對東吳談判,卻能讓自己的每一句話形成了影響力,中間的種種細節、技巧略過不談,最重要的一點是,作為求援方,諸葛亮自始至終沒有提“求援”二字,而是通過對局勢的分析,讓自己處於與強的一方對等的地位,從而才能讓自己後麵的話具備影響力。

這個談判技巧也可以借用於其他領域,越是想要得到某樣東西,越是不能急於求成,亂了方寸,而要采取進退有度、遊刃有餘的方式,將自己置於優勢的、至少均等的地位,隻有大局把握了,態度擺對了,後續步驟才能步步為營,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