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稱帝,改元黃初,第二年四月,劉備也稱帝,改元章武,這個時候,孫權本來也可以跟著稱帝的,但他沒有跟風,反而跑去向曹丕稱臣。孫權向曹丕稱臣的原因,他派去曹魏的使者趙谘講得很清楚。
趙谘出使魏國,向曹丕傳達了孫權向他稱臣的意思,曹丕就問趙谘,你們吳王是個什麼樣的人呢?趙谘就說,是一個聰明仁智雄略之主。曹丕就問此話怎講,你給解釋解釋。趙谘就說,納魯肅於凡品,發現了魯肅這個看似普通的人,這是“聰”,把呂蒙從行伍中提拔起來,這是“明”,俘獲了魏國大將於禁,卻把他送回來,這是“仁”,不動殺伐就攻陷荊州,這是“智。”說到雄略,趙谘解釋說,據三州虎勢天下,是其雄也,屈身陛下,是其略也。
趙谘的話說得很清楚,孫權本是虎視天下之人,現在不過因形勢所迫,才俯身稱臣,說到底,稱臣不過是一種謀略而已。為了奪回荊州,孫權殺死了關羽,劉備必然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如果劉備打孫權的時候,曹魏再跟著落井下石,東吳必然會全軍覆沒,所以孫權加緊做著各項準備工作,交好曹魏,解除後顧之憂就是準備工作之一。
黃武二年,東吳的群臣向孫權勸進,讓他登基稱帝,孫權依然沒有稱帝,他的說法是,大漢王朝如今衰落到如此地步,我作為漢臣,不能為漢朝盡心盡力,已經感到非常愧疚了,又哪有什麼心思稱帝呢?當然,誰都知道,這話也就是個門麵話,孫權的群臣自然不會當真,就繼續勸進,孫權這才講了實話,他說,上一回他們兩家稱帝後,我本來也可以稱帝的,可我為什麼要向曹丕稱臣呢?因為劉備四月稱帝,劉備就來勢洶洶地打過來了,那時候寡人也聽說北方願意支持我們一把,當然了,他們說是支持其實是要挾我們,如果我們不聽他的,那麼劉玄德從西邊發兵,那魏文帝就從北邊發兵,那寡人不就受不了了嗎,寡人隻好忍氣吞聲,向魏文帝稱了臣,但是大家看看,我現在不是又和他翻臉了嗎?
孫權解釋了上一回沒有稱帝的原因,卻沒有解釋這一回為何不稱帝,但事實上,該表達的也表達清楚了。上回和劉備翻臉後,擔心兩家聯合起來對付自己,尚不敢稱帝,現在又是什麼情況呢?自從黃初三年,陸遜在夷陵大敗劉備,孫權對曹丕就不那麼恭敬了,不僅不按曹丕要求將自己的兒子送到北邊當質子,連曹魏派來的使者都不接見了,曹丕大怒,領兵來打孫權,雖然後來看不到勝利的可能,曹丕明智地撤軍了,但兩家的梁子已經結上了,而蜀漢那邊,劉備新死,吳蜀的疙瘩還沒有解開,這回孫權是將兩邊都得罪了,他就更加不敢稱帝了。
不過不久,情況便又發生了變化。黃初七年,魏文帝曹丕病逝,傳位於平原王曹睿。孫權最怕曹操,也很忌憚曹丕,但對曹睿卻不放在眼中。而蜀漢那邊,掌權的人換上了諸葛亮,諸葛亮一接班就派遣使者到吳國,恢複了吳蜀聯盟,孫權終於安心了,他甚至興致勃勃地和諸葛亮派來的使者商量著,我們把曹魏的地盤給分了吧。看來,半生不得安全感的孫權在獲得安全感的同時也恢複了幽默感,充分發揮了類似“畫餅充饑”的喜劇天分,和蜀國使者把曹魏的地盤給預分了:豫州、青州和幽州歸東吳,兗州、冀州、並州、涼州歸你們蜀漢,還剩下個司州,兩家一家一半。公平吧?!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稱帝,改元黃初,第二年四月,劉備也稱帝,改元章武,這個時候,孫權本來也可以跟著稱帝的,但他沒有跟風,反而跑去向曹丕稱臣。孫權向曹丕稱臣的原因,他派去曹魏的使者趙谘講得很清楚。
趙谘出使魏國,向曹丕傳達了孫權向他稱臣的意思,曹丕就問趙谘,你們吳王是個什麼樣的人呢?趙谘就說,是一個聰明仁智雄略之主。曹丕就問此話怎講,你給解釋解釋。趙谘就說,納魯肅於凡品,發現了魯肅這個看似普通的人,這是“聰”,把呂蒙從行伍中提拔起來,這是“明”,俘獲了魏國大將於禁,卻把他送回來,這是“仁”,不動殺伐就攻陷荊州,這是“智。”說到雄略,趙谘解釋說,據三州虎勢天下,是其雄也,屈身陛下,是其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