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慣用的手法又上演了!什麼手法呢?破壞糧道!

四月三十日,破壞糧道的資深將領王君廓率領輕騎兵一千餘人抄掠竇建德的糧食補給線,順便還生擒了竇建德任命的大將軍張青特,這下又讓竇建德鬱悶了好半天!

此時擺在竇建德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麼撤軍回家,要麼繼續死磕!兩條路該選哪一條呢?

國子祭酒淩敬站了出來,“一條都不選!”

隨即淩敬獻出一策,“宜悉兵濟河,攻取懷州河陽,使重將居守。更率眾鳴鼓建旗,逾太行,入上黨,先聲後實,傳檄而定。漸趨壺口,稍駭蒲津,收河東之地,此策之上也。行此必有三利:一則入無人之境,師有萬全;二則拓土得兵;三則鄭圍自解。”

淩敬這一策簡單說就是“聲東擊西、圍魏救趙”,以攻取河東之地逼迫長安,逼迫李世民不戰自退!這一策很賊,很要命,一旦實施,洛陽之圍必解,畢竟從戰略意義而言,河東之地要遠大於洛陽,李淵決不可能冒失去長安的危險。即使李淵不下令李世民回軍,那麼竇建德也可以趁勢占據河東之地,屆時再與唐朝政府作戰,勝負的天平還未必向哪方傾斜!

然而正在竇建德心動之際,王世充派來求救的使節們開始上躥下跳了,在他們看來,洛陽已經危在旦夕,淩敬的計策雖好,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於是王世充的使節王琬、長孫安世天天在竇建德麵前上演苦肉計,天天哭天抹淚,而在私下又拿出錢來賄賂竇建德的部將,請他們務必阻止河東計策的實施!

思路決定出路,眼光決定前途,部將們的鼠目寸光最終還是害了竇建德,他們隻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卻沒有跟淩敬一起用深邃的眼光看到天下。

在這些人的一致忽悠下,淩敬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攻擊,“他一個書生,知道什麼是戰爭嗎?紙上談兵的玩意能笑嗎?”

曆史總是有驚人的相似,李密敗亡之前,魏征的計策被認定為老生常談,而竇建德敗亡之前,淩敬的計謀也被認定為紙上談兵,所以說世間千裏馬常有,而伯樂難尋!顯然竇建德就不是慧眼識馬的伯樂!這一次,他錯過了奪取半壁江山的機會,這一錯,就是一生一世!

舉棋不定的竇建德聽從了部將的建議,反而將堅持己見的淩敬趕出了大營,好好一匹千裏馬就被竇建德如此錯過!

其實在趕走淩敬之後,竇建德還有補救的機會,這個機會來自他的發妻曹皇後!

曹皇後與淩敬一樣,同樣主張竇建德出奇兵深入太行,而此時東突厥與唐朝摩擦已起,唐軍必定回軍自救,屆時洛陽之圍自解,而竇建德又可占據河東之地。

然而曹皇後的話,竇建德也沒有聽進去,他把這些話當成了婦人之見,最後一次出奇兵的機會也被他錯過了,這樣固執,佛祖也沒有辦法了!

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慣用的手法又上演了!什麼手法呢?破壞糧道!

四月三十日,破壞糧道的資深將領王君廓率領輕騎兵一千餘人抄掠竇建德的糧食補給線,順便還生擒了竇建德任命的大將軍張青特,這下又讓竇建德鬱悶了好半天!

此時擺在竇建德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麼撤軍回家,要麼繼續死磕!兩條路該選哪一條呢?

國子祭酒淩敬站了出來,“一條都不選!”

隨即淩敬獻出一策,“宜悉兵濟河,攻取懷州河陽,使重將居守。更率眾鳴鼓建旗,逾太行,入上黨,先聲後實,傳檄而定。漸趨壺口,稍駭蒲津,收河東之地,此策之上也。行此必有三利:一則入無人之境,師有萬全;二則拓土得兵;三則鄭圍自解。”

淩敬這一策簡單說就是“聲東擊西、圍魏救趙”,以攻取河東之地逼迫長安,逼迫李世民不戰自退!這一策很賊,很要命,一旦實施,洛陽之圍必解,畢竟從戰略意義而言,河東之地要遠大於洛陽,李淵決不可能冒失去長安的危險。即使李淵不下令李世民回軍,那麼竇建德也可以趁勢占據河東之地,屆時再與唐朝政府作戰,勝負的天平還未必向哪方傾斜!

然而正在竇建德心動之際,王世充派來求救的使節們開始上躥下跳了,在他們看來,洛陽已經危在旦夕,淩敬的計策雖好,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於是王世充的使節王琬、長孫安世天天在竇建德麵前上演苦肉計,天天哭天抹淚,而在私下又拿出錢來賄賂竇建德的部將,請他們務必阻止河東計策的實施!

思路決定出路,眼光決定前途,部將們的鼠目寸光最終還是害了竇建德,他們隻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卻沒有跟淩敬一起用深邃的眼光看到天下。

在這些人的一致忽悠下,淩敬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攻擊,“他一個書生,知道什麼是戰爭嗎?紙上談兵的玩意能笑嗎?”

曆史總是有驚人的相似,李密敗亡之前,魏征的計策被認定為老生常談,而竇建德敗亡之前,淩敬的計謀也被認定為紙上談兵,所以說世間千裏馬常有,而伯樂難尋!顯然竇建德就不是慧眼識馬的伯樂!這一次,他錯過了奪取半壁江山的機會,這一錯,就是一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