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樣悲憤的心情中,小波利亞於1860年1月27日因肺炎發作在馬洛斯發沙黑利悄然去世,一位對數學界造成巨大影響的新星就此隕落了。
我們每個人在生氣的時候,旁人總是在勸著說:“別生氣,氣壞了身體怎麼辦?”每個人都知道生氣對身體的危害,但到自己處在這個情境裏時,又總是控製不住自己。人類最為可怕的不是無知,而是明知道此事的危害,卻依然“癡心不改”。人們在形容這些人時,隻有兩個字——愚蠢。
【別常為瑣碎小事七竅生煙】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為一些雞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耿耿於懷,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是不值得的。
現實當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幾個青年在打籃球。一個青年突破上籃,被另一個青年從身後打手犯規。上籃者頓時發火:“你他媽的怎麼亂打手?”“我打了,怎麼樣?”於是,兩個青年從動口到動手,打得不可開交。為這點小事發火,本是不值得的,但是,因此等小事而釀成的悲劇卻舉不勝舉。那種發泄方式是以身心受傷害為代價的,當把所有的不滿付諸行動後,傷害就會隨之而來。
不如意事碰得多了不免怨天尤人,鬱悶、低沉!從而弄得自己很生氣。如小孩不聽話,氣!自己的工作沒做好,氣!別人在背後說你閑話,氣!等等,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我們往往在衝動中“一氣之下”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不已的魯莽行為,而這種行為,不僅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的身心,還損害自己的形象。但不知你是否靜下心來想過,為這些瑣碎的小事而七竅生煙,值得嗎?
人生是短暫的,所以,不要因一些雞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耿耿於懷,為這些小事而浪費你的時間、耗費你的精力是不值得的。智者雲:與人過不去就是與自己過不去;發脾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美國著名作家迪斯雷利曾經說過:“為小事而生氣的人,生命是短促的。”如果你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那麼,你就不會再為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生氣了。
【“一氣之下”的衝動懲罰】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從前,有一隻駱駝在沙漠中無力地向前走著。太陽將它曬得又餓又渴,駱駝裝著一肚子的火,不知道該往哪兒發。
就在這時,駱駝的腳被一塊小玻璃給割了一下,為此立刻引起了它的怒氣,抬起腳狠狠地將碎玻璃片踢了出去。卻不小心將腳掌劃開了一道深深的口子,氣呼呼的駱駝頓時火冒三丈,鮮紅的血液立刻把沙粒染紅了。駱駝就這樣帶著傷繼續走著,身後留下了一串血跡。血腥味引來了禿鷹,它們不停地盤旋在空中,等待著攻擊。而且附近的沙漠狼也聞著血腥味一路跟了過來。駱駝心裏一驚,不顧傷勢一路狂奔起來,到了沙漠邊緣的時候,駱駝已疲憊不堪,倉皇中跑到一處食人蟻的巢穴附近。食人蟻聞著血腥味傾巢而出,一下子就將駱駝包圍了。沒一會,駱駝就倒在了血泊當中。
直到臨死前,駱駝才明白了它的錯誤,追悔莫及地歎道:“我為什麼跟一塊小小的碎玻璃片生氣呢?”但是這樣的醒悟已經太晚了。
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中經常能夠看到。因為一點小事情就發無名火,最後無名火將點燃的不僅僅是自己。等到真正麵臨嚴重後果時才發現,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因為一時之氣,而造成了永遠無法挽回的過錯。
喜歡生氣、為小事發狂的人,總是讓別人有機可乘。易怒的人最大的一個特點便是衝動,曆史上有許多人就是因為此而事業盡敗,甚至還賠上了性命。關鍵時刻的冷靜往往成為成功的決定因素,那些動不動就暴跳如雷者是最無用之人,他們往往會將自身的缺點暴露無遺,讓別人給自己致命的打擊,就像故事中的駱駝一樣。但是如果在怒火即將爆發的時候忍一忍,平衡一下心態,就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人們喜歡為了一些雞毛蒜皮不重要的事物便爭執不休,氣得特別厲害的話要麼大哭一場,要麼喝悶酒,女人還會瘋狂購物。其實這樣做又有什麼用呢!徒然浪費許多有限的生命,還落個一無是處的壞名聲。人與人之間的爭吵、欺詐、迫害,都是浪費精力又無意義的事情。難道你的氣憤能使對方受到懲罰嗎?而結果往往是把自己推入了錯誤的深淵,自己懲罰自己罷了。生氣不但解決不了問題,相反還會把問題搞得更加複雜化了。
經常為小事而生氣是愚蠢的表現。如果一個人比較容易上火,那麼難免就會有些事情做不好,甚至可能得罪人,所以,我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意氣用事,更不能生氣,應該知道生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生氣隻能害人害己。遇事要懂得靜下心來想一想,把不利變為有利,把壞事變為好事。
與其埋怨別人,不如自我反省
從前,有個婦人,非常易怒,經常為生活中的小事大發脾氣,和鄰居、朋友的關係都搞得很僵。她想改,一時又改不了,於是終日悶悶不樂。她越是這樣,越是容易生氣!朋友知道後,就說南山廟裏的老和尚是個得道高僧,他也許可以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於是婦人去找那個和尚。大師聽了她的苦悶後,就把她帶到了一個柴房的門口,說:“施主,請進!”婦人很奇怪,但她還是硬著頭皮走進了柴房!這時和尚趁機便把門給鎖了,轉身就走。婦人一看,怒氣就不打自來了:“你這個死和尚,幹嗎把我關在裏麵啊?”“快放我出去……”和尚笑道:“我現在放你出去的話,等會你就罵我是禿驢了!你還是在裏麵呆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