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劉將軍還是不要摻和這件事情了,這件事牽涉裏麵的大人物有很多。”
“劉將軍如果貿貿然插手進去,很可能會自誤的啊。”
“反正我和婉秋對救出她父親已經不抱多大希望了,劉將軍還是不要牽涉其中的好。”
李東海唉聲歎氣的道。
他作為山西的本地官員,對於介休範家等八個晉商大賈,走私違禁的兵甲糧食,通敵賣國的事情,是有所了解的。
其實不光是他,整個山西官場,對此基本上都心知肚明。
八大晉商想要和關外的建奴做生意,如何將貨物運出關,就是一個大問題。
別的不敢,各地關隘的守軍將領,對此一定是心知肚明的,這些將領的上級肯定也從中有所分潤。
既然知道的人已經這麼多了,那這事情就絕對隱瞞不住,基本上就是一個半公開的秘密了。
山西布政使,按察使,山西總兵,宣大總兵……
這些地方巨頭肯定都知道,朝堂上很多大佬對此絕對也是心知肚明,甚至這裏麵有些人本身就是這八大漢奸的代言人。
不過這件事情絕對不是那麼簡單的,朝堂上的那些大人物絕對不止是因為收了好處,就坐視八大晉商這麼一個大膿包存在的。
肯定還有別的顧慮!
就比如山西的防務問題,崇禎年間,建奴一共六次入寇,最囂張的時候甚至是殺到了淮河沿線,兵峰直指南直隸。
但山西自始至終,卻隻有崇禎七年的時候被建奴入寇過一次,要知道山西離遼東可不算遠,隻是騎兵跑幾的路程而已。
雖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山西地形呈現高屋建瓴之勢,實在不利於建奴作戰。
但山西有八大漢奸在,絕對也占有一定的因素。
滿清需要八大漢奸給賣給自己急缺的糧食,鐵器,火藥,甚至是大明各方麵的情報,自然也就不好入寇山西了。
否則話,他們次次入寇,八大漢奸次次都沒事,那傻子都能看出來八大漢奸有問題了!
一但沒了八大漢奸,一時間滿清還真不好找一個替代品,替代八大漢奸來和自己做生意。
他們需要的糧食,鐵器,情報從哪裏搞?
其中糧食更是重中之重,冰河期受災的又不光是關內,遼東照樣也不好過,滿清也需要糧食,大批的糧食。
除去每次入關劫掠所得,八大漢奸也是提供了很大一部分。
朝堂上的某些大佬對此心知肚明,不過,他們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
建奴不入寇山西,那山西的防務就可以放鬆一下了。
大同,宣府等地的邊軍就能夠抽調出來。
這些精銳邊軍,不管是調往遼東和建奴作戰,還是調往關內圍剿流寇,都會是絕對的生力軍!
再加上八大漢奸給朝堂上不少大佬豐潤好處,八大漢奸通敵賣國的事情自然就被所有人都視而不見了。
至於對通敵賣國的大膿包,以範家為首的八大漢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究竟是有利有弊,那可就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李婉秋的父親想要捅破這個大膿包,可不就是危害到許多人的利益了嗎?那些人不搞他搞誰?
劉易開口安慰李婉秋道。
“婉秋你放心,嶽父大人我會盡力營救的,我已經有想法。”
八大漢奸難對付,那隻是在大明朝的框架裏難對付而已。
劉易如果玩盤外招,其實想滅掉八大漢奸,其實並不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
隻需要他出兵介休和張家口,把八大漢奸全家上下老老少少都給洗了,那事情不就解決了嗎?
難嗎?一點都不難!
把人殺光之後,難道還不能搞到他們通敵賣國的證據?
把證據往崇禎皇帝哪裏一上奏,然後再操作一下,救出李婉秋的父親還是難事嗎?
就算是他劉易礙於大明朝官員的身份,自己不好去做。
難道他就不能派人偽裝成流寇去做?
反正最近山西兵荒馬亂的,到處都是流寇,即使是他劉易做了,這事也是絕對無法查證的。
如果還怕不保險,劉易完全可以鼓動羅汝才去做。
反正對羅汝才來,去哪裏發財不是發財啊!
八大漢奸是商人,又不是軍閥,手上就算是有一定的武力,難不成還能搞的過他劉易?
反正對八大晉商這八家老漢奸,劉易是不準備講武德了,直接搞死他們。
不管朝中某些大佬是怎麼看的,反正劉易覺得留著八大漢奸繼續通敵賣國,不斷的將糧食,鐵器等物資出賣給建奴,替建奴養活八旗兵,是利大於弊的。
劉易就很懷疑朝中某些人的腦子是怎麼長的,真真是純傻逼,不知道他們怎麼坐上高位的。
為了建奴不入寇山西,竟然就放任漢奸八大家這樣的蛀蟲存在!
不斷的放大明的血,去養肥了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