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過些年的那些不講道義的流寇相比。
現在的諸多流寇,大部分還是有著一股子江湖義氣的,不管骨子是怎麼想的,最起碼明麵上一個個都是忠義無雙的。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高迎祥和羅汝才了。
如果高迎祥是所有流寇中的老大哥,那羅汝才基本上就是二哥了。
因為他也講義氣,不管是誰,隻要有困難找上他的,他都是能幫就幫。
不管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他們都曾經數次兵敗,兵馬損失殆盡。
但都曾經得到過羅汝才的幫助,羅汝才送人送馬送兵器甲胄,可謂是十分仗義。
這也是為什麼,李自成在崇禎十五年,襲殺羅汝才,搶奪了羅汝才的兵馬之後,會受到那麼大的非議,名聲變得很差的原因。
之前得到過人家的幫助,發達了不思報恩,竟然還襲殺恩人,搶奪恩人的兵馬。
李自成多少是有點不是個東西!
酒宴散去,色已經黑了,劉易準備返回自己的大營,羅汝才卻是趕忙追了上來。
“賢婿,賢婿,稍等片刻,為父有話要和你。”
劉易停下腳步,臉上綻放出笑容,迎向了羅汝才,開口詢問道。
“嶽父大人找婿有什麼事嗎?若是婿能夠幫的上的,絕不推辭。”
羅汝才腳步加快,趕了上來,兩人並肩而行。
“賢婿,今日帳中議事,為父見你表情似乎有話要,為何不直接出來呢?高大哥性情中人,是聽得進去建議的。”
羅汝才看得出來自己這個女婿是個聰明人,他想要探一探劉易對大軍戰略的看法。
劉易笑了笑道。
“諸位掌盤子都定下了,婿能有什麼意見呢?”
見劉易賣關子,沒正麵回答,羅汝才意識到劉易絕對有所想法,趕忙追問道。
“這是你我一家人之間的談話,不會傳出去的,賢婿就別瞞著為父了。”
劉易看了一下四周,對著羅汝才道。
“嶽父大人隨我入營,我們詳談。”
羅汝才看了一眼昭武軍的大營,心中有些猶豫。
實話,雖然他和劉易之間現在看起來關係不錯,但信任是真沒有多少。
他不怎麼願意隨劉易入昭武軍營地。
看著羅汝才有些遲疑的眼神,劉易笑了笑道。
“嗬嗬,既然嶽父大人信不過婿,那便不用了。”
罷,劉易就轉身準備離開。
羅汝才卻是一把抓住了劉易,開口道。
“賢婿的哪裏話,為父隨你入營便是。”
這四周都是各路義軍的大營,他不行劉易敢把他怎麼樣。
劉易表情看不出情緒變化,依舊是笑嗬嗬的帶著羅汝才進了昭武軍的大營。
其餘流寇的大營,一到了晚上便是一片黑暗,半點動靜也不能有不同。
昭武軍的大營卻是竟然頗為熱鬧。
大營中到處都點著篝火,昭武軍的士卒圍著篝火大聲的談笑。
相互摔跤搏戲,有人開嗓高歌,有人笨拙的扭動著身軀舞蹈。
氣氛很是歡快!
甚至是還有人聚在一起讀書識字,軍中文書念一句,其他人跟著也念一句。
羅汝才見此,十分驚歎的道。
“賢婿如此放縱士兵耍樂,就不怕會有營嘯?”
提到營嘯,羅汝才眼底明顯閃過一絲驚懼,他曾經經曆過一場營嘯。
全軍上下都瘋了,在黑暗中見人就砍就殺,直到第二日亮才停下。
一隻數千人的軍隊,一夜之間隻剩下了幾百人。
劉易臉上掛著笑容,搖搖頭道。
“不怕!”
“嶽父大人可知為何會出現營嘯嗎?”
羅汝才微微頷首,開口道。
“我是帶兵之人,自是不信鬼神的,什麼魘鬼作祟,惡鬼索命都是假的。”
“所謂營嘯,隻不過是因為種種原因,軍中將士心中積聚著怨氣,借營嘯發泄罷了!”
劉易也是點點頭,同意了羅汝才的看法,開口道。
“夜間軍營宵禁,雖然能一定程度上避免營嘯發生,但卻並不能疏導將士們心中積聚的怨氣。”
“如果不能疏導將士們心中的怨氣,遲早是會出事的。”
士兵都是行伍之人,軍中生活苦悶單調沒點調劑,軍規軍紀森嚴,上官欺壓兵。
還經常性的克扣糧餉,讓士兵吃不飽飯,還得受苦操練,賣命殺敵。
士兵心中怎麼可能沒有怨氣!
這也是為什麼這個時代的軍隊,每每大戰之後,都要放縱士兵劫掠。
一是為了搶掠一些錢糧供養軍隊,二則是為了讓士兵在燒殺劫掠的過程中,發泄完心中的怨氣。
以免士兵怨氣積攢過多,鬧出了事端。
不是沒有原因的!
至於玩經常玩屠城的滿清,那是單純的喪心病狂!
劉易十分自信的道。
“堵不如疏,與其讓士兵晚上都壓抑著,還不如讓他們發泄一下,等他們折騰的沒力氣了,睡覺自然也就睡安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