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答卷!(2 / 2)

名字籍貫都對得上,這個宋康年應該就是宋獻策沒錯了。

劉易摸了摸下巴,將這封考卷放在了一邊,開口道。

“此人之平遼策甚得朕心。”

大漢諸內閣成員全部抬頭看向了劉易這邊,然後又低頭繼續翻閱起了卷子。

劉易也是繼續翻閱考卷,忽然間,劉易臉上的表情一愣。

他又翻到了一份不錯的考卷。

其在答案上,大膽的提到了財政問題,然後又引申到了稅製上。

最終將大明朝滅亡前所麵臨的一切問題,都歸結到了土地問題上。

甚至還隱晦的點出,要遏製土地兼並的觀點。

劉易眼前一亮,此人的答卷真正的做到了言之有物。

這是目前為止,最讓劉易感到滿意的答卷。

至於解決辦法,則是十分大膽的提出了一方麵要遏製土地兼並,另一方麵要對外擴張,奪取土地……

其各種觀點都很激進大膽,甚至是完全不符合當下的社會價值觀。

劉易感慨,這種讀書人,應該也就隻有在明末這種寬鬆的學術氛圍下,才能誕生吧。

最起碼在大明朝,各種觀點你都可以大膽的出來。

隻要不是擺明了要造反,官府壓根懶得管你。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贄了,公開場合提倡男女平等,反對八股,提倡心學,不也沒是屁事沒有嗎,還被人倍加推崇嗎?

這事情要是擱我大清,估計李贄全家都已經被推到菜市口,有去無回一日遊了!

實話,這種寬鬆的學術氛圍,其實對官府,對朝廷的統治並不是什麼好事。

隻會使得人們對權威失去敬畏心,官府權力喪失。

但寬鬆的學術氛圍,卻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的。

思想的進步,社會的變革,往往都是從這種寬鬆的學術氛圍開始的。

明末的中國,尤其是江南那一片,已經是典型的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開始轉型了。

人們更多的靠商業,手工業維生,而不是單純的農業。

商業發達,學術氛圍寬鬆,新的思潮在不斷的迸發。

福建,廣東等地的百姓都勇於出海謀求生計,擴大了華人在南洋地區的生存圈。

再加上有鄭氏這個大海盜加大海商向南洋地區探出的爪牙。

可以,大明社會已經處於/大海航爆發的前期了。

整個社會都正處於轉變的關鍵時期!

但是,就在這最關鍵的時候,在冰河氣候全麵爆發,以及滿清入關了。

一次次的屠殺,一次次的文字獄,剃發易服,再加上嚴格的海禁,閉關鎖國。

江南的社會變革,被滿清用野蠻殘暴的屠殺,硬生生的拉回到了封建主義的老路上!

可以,如果不是滿清入關破壞了江南社會變革的進程。

最多再用幾十年!

中國的北方或許還會經濟基礎,而繼續在封建社會的道路上徘徊,但江南估計就已經變革成為資本主義社會了。

最起碼要比西方早一百年!

所以,滿清真正是導致中國落後於西方的罪魁禍首!

劉易想到這裏,心中暗暗發誓,不會了!

滿清不會再有機會入關了!

等他一統下,便要繼續推動社會變革,讓中國繼續,並在將來一直領先於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