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經營草原!(2 / 2)

杜家有錢,有錢了,自然就想要屯點地。

這種習慣是銘刻在中國人的骨子裏的。

但是,新朝成立之後,為了打擊土地兼並,是不允許關內的土地隨意買賣的。

所以,杜家想要屯點地,那就隻有去關外了!

再加上關外草原的地價便宜,於是便有了眼下的一幕。

“大哥,那遼東呢?”

“我可是聽遼東的土地都肥的流油啊!”

杜家二爺舔著嘴唇,臉上的表情有些貪婪。

杜家家主聳了聳肩道。

“遼東開發好的熟地,都劃歸朝廷了,朝廷要用那些熟地來吸引關內百姓移民遼東。”

“而那些沒開發好的土地,地價也不算便宜,還都得開墾,生地要養成熟地,最起碼得三五年,不值當。”

想到這裏,杜家家主歎了口氣道。

“新朝皇帝是真舍得,對那些泥腿子們也是真好,遼東那麼多的良田,全部劃給朝廷,用於吸引關內的移民了。”

“活該他坐下!”

杜家二爺像是想起來了什麼,開口道。

“大哥,那大員島那邊呢?”

“那邊的地價可不高,開墾出來的話,種水稻,種甘蔗都可以,咱們家要不要屯點?”

大漢現在除了草原和遼東,便是在全力開發大員島。

除去朝廷的投入外,劉易將大員島的地價定的很低,希望能夠吸引民間的資本,也去開發大員島。

地價低,就會有人去買。

買了地,總不能荒著吧?肯定要去開墾的。

開墾皇帝,農具,種子,耕牛都是必須要有的。

有了這些工具,也得有人!

有了人,那衣服,糧食,布匹,鐵器,藥品等生活必須品,便都有了需要。

有了需要,需求不就被拉動了嗎?

有了需求,就會有市場,有了市場,就會有精明的商人去搶占市場。

如此一來,大漢朝廷便可以以最的代價,開發大員島了。

並且,朝廷還能靠賣地賺上一筆,緩解朝廷的財政壓力。

原本有了熱蘭遮城繳獲的物資,大漢的財政窟窿是被填補上了的。

但是,由於今年草原和遼東的作戰太過順利,漢軍占據地方之後,穩定地方,展開統治,開發當地所需的投入又變成了新的財政窟窿。

所以,大漢的新任財政部部長,現在也是快要被急白了頭發!

杜家家主點點頭道。

“甘蔗能榨糖,搞一座甘蔗種植園,總不會虧本的。”

“過了年之後,你便帶人去大員島上親自觀察觀察,買上一片地,咱們辦一座甘蔗種植園。”

“榨糖的作坊也能辦起來!”

杜家是販賣私鹽出身,很有錢。

多了不敢,七八百萬兩銀子還是能拿出來的。

這還是在給新朝交過了平安銀子的前提下!

不過由於新朝的鹽政改革,杜家的私鹽生意便斷了,家中資產縮水了不少。

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杜家還是很有錢的。

杜家家主深知胳膊擰不過大腿的道理,做生意時,開始跟著朝廷的大政方針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