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的水泥路一眼望不到邊,路中間還有分割線。
劃分出來了專供行人行走的人行道,馬車行走的車行道,奔馬行走的馬道。
各自有各自的路,即使是這條官道異常的繁華,也不見絲毫的擁擠。
道路兩側,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休息站。
專門有人在裏麵開設客棧酒肆,讓行人休息。
每個休息站都駐紮有數名警衛,專門負責治安工作。
劉文斌他們這一行的目的地是錦州一帶。
如果他們是要去遼南的話,其實從津港坐船更省事。
自山海關到錦州四百裏,他們每日能走四十裏,路上花費了十,一行人才抵達錦州城外。
錦州這座關寧錦防線上的要塞,現在也變成了一座商業重鎮。
關內來的商人,大多數第一站都是在錦州。
在錦州卸下關內運來的貨物,然後采購一批關外的特產,繼續走遼西走廊,返回關內。
現在的山海關,比起其軍事作用來,其實更像是一個收費站。
因為遼西走廊的那一條水泥路官道,出入關牆都要從山海關走,該繳納多少賦稅,誰也躲不了。
不會有人因為想要偷稅漏稅,而故意不走水泥官道的。
因為路況!
走水泥官道,路麵平整,一行四五十裏完全不是問題。
並且應有朝廷在休息站駐紮有警衛,所以也不用擔心路遇劫匪,安全有保證。
但是不走水泥官道的話,路況不好的地方,可能一累死累活,走不出去十裏地。
不定還會遇上劫匪,到時候別貨了,腦袋能不能保住都不一定。
再了,即使沒碰到劫匪,萬一被大漢稅務部的稽查隊碰上,那後果更慘。
現在大漢稅務部的戰鬥力可是爆表的。
自從成立以來,稽查下稅賦,每年都能抓出一大批偷稅漏稅的……
所以,聰明人都知道該怎麼選擇!
乖乖的繳稅換平安,便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
瓦剌部的固始汗入朝,然後就沒能回到草原,被大漢皇帝給封了一個郡王,留在南京了。
這事情大漢辦的是有點不要臉的。
草原上肯定有很多人不服,暗罵大漢不講武德。
但是這都無所謂,大漢的拳頭大,那麼大漢的話就是真理。
韃靼部大部分都被滿清帶著西遷了,剩下的瓦剌部大部落,在漢軍的北伐大軍大舉開赴草原之後,都被迫接受了現實。
漢軍一個部落,一個部落的震懾過去,後麵的基層官員跟進,統計各部落的人口,牲畜等。
那些部落的頭人知道,被大漢這麼一搞,他們的底子也就被漢軍給摸清了。
但也沒人敢對大漢的基層官員下黑手,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草原被大漢摸透。
原因則是因為,在漢軍剛開進草原時,曾經有大漢向草原部落派遣的基層官員在一個部落中遇害。
死因不清楚!
漢軍將領卻是查都沒查,直接下令,事發部落整個部落上下男女老幼皆殺之!
然後還用他們的人頭鑄了京觀,用以祭奠那個遇害的基層官員。
再然後,就沒人敢對大漢的基層官員下黑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