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鄭芝龍的識相!(1 / 2)

文以泰出了皇宮,直奔內閣值廬,求見當朝首輔鄭芝龍。

文以泰求見時,鄭芝龍正在看書品茶,十分悠哉。

說實在的,鄭芝龍這個首輔,水份不是一般的大。

雖然鄭芝龍識字,但若要是說他的文化程度有多高,其實也並不盡然。

處理政務這種事情,實在不是鄭芝龍所擅長的。

鄭芝龍知道自己的缺點所在,他的應對之法便是放權。

他不擅長處理政務,所以便放權給下邊擅長的人去做,最終他隻要一個結果。

他這個首輔,平常也是喝茶看書,需要他的時候蓋個章,簽個字,舉個手,悠哉的很。

享受著天底下一等一的尊榮,享受著皇帝的聖眷,鄭芝龍很知足,不該插手的地方,他絕對不插手。

就像是皇帝提拔他做內閣首輔,他除去享受首輔的尊榮之外,絲毫沒有攬權的意思。

一是因為鄭芝龍確實沒能力處理政務,二則是因為鄭芝龍知道自己不能攬權。

自己是海軍部部長加郡王,族中兄弟躲在海軍部任職高官,女兒是皇帝的後妃,兒子在陪皇子讀書。

大漢一朝,得享尊榮莫過於鄭氏,這便是民間對鄭家的評價。

權位加身,是好事,也是壞事,為了不讓皇帝起疑心,鄭芝龍是絕對不會主動攬權的。

在內閣他就是一個橡皮圖章,在海軍部他也是優先提拔一些外姓人,平常不管皇帝要做什麼,他都是緊跟著皇帝的步伐。

該捐銀錢的時候,鄭芝龍表現的從來都很大方!

也正是因為他的恭順懂事,讓鄭家在皇帝哪裏,一直恩寵不絕。

現在鄭芝龍就已經在琢磨著等這屆內閣結束,他便要辭官致仕了。

一是向皇帝表明他沒有野心,二則是要提前為他的外孫鋪路。

鄭氏女在昭武二年入宮,由於年齡太小,所以劉易一直都沒有碰她。

直到今年昭武七年,鄭氏女才第一次侍寢。

現在已經懷孕了,雖然還不知道懷的是男孩兒是女孩兒,但鄭芝龍覺得自己遲早會有一個外孫。

文以泰來到鄭芝龍麵前,將黃河水道治理攻城草案的事情向鄭芝龍陳述了一遍,然後接著開口說道。

“首輔,此工程若是實施,將會耗幹大漢國力啊!”

“請您出麵於明日的大朝會上,帶頭勸誡阻止陛下吧!”

文以泰看的出來,皇帝對著所謂的黃河水道治理工程草案,是相當動心的。

讓皇帝感到遲疑,拿不定主意的,隻是治河工程的花費,而絕非治河本身。

劉易是個好皇帝,這是天下共認的事實。

他一手主持的大漢新政,幾乎是惠及天下萬民。

不管是富庶的江南,還是較為困難的北地,較之明末的亂世,流民遍地,天災不斷,人相識的種種慘劇,都有了實質性的變化。

最起碼現在的大漢,餓死人的情況,已經好長時間沒再發生過了。

他愛惜百姓,廢除苛捐雜稅,廢除攤派,廢除徭役,振興工商,讓大漢政權深入鄉村,明刑律正法典,對外積極開擴進取……

說是萬家生佛也不為過!

民間不少百姓家中,都供著皇帝的長生牌,希望皇帝能夠平安長壽,一直做皇帝。

這簡直就是對一個皇帝最大的褒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