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造福鄉裏的執念!(1 / 2)

聽完莫啟良的話,阮斌也是陷入了呆滯之中,他總算是意識到了大漢要拿下安南的決心有多堅定了。

“等到存糧被吃完,我們沒有了糧食來源,遲早要被餓死的!”

“安南,真的沒希望了啊!”

“我等安南人要早做打算啊!”

莫啟良如此說道。

阮斌聞言,陷入了遲疑之中,如果抵抗有希望,他一定會選擇抵抗到底。

但現在這種情況卻是,在大漢的意誌麵前,他們的抵抗不值一提!

既然如此,那他們還有什麼理由繼續抵抗下去呢?

不為自己著想,總要為家人父母想想才是!

就在病房裏的一群戰俘舉棋不定,拿不定主意之際,大漢那邊卻是已經拿定了主意,要將他們這群戰俘給送到呂宋島去。

如果他們配合,就當做偽軍來用。

不配合的話,就當打入勞改營,當做戰俘使用。

結果都是一樣的!

大漢到處都缺勞動力,可不會浪費。

……

阮斌,莫啟良等人在傷勢恢複之後,便坐上了南下前往呂宋島的船隻。

大量傾向於大漢的安南也正在進行遷移。

大漢調動大小船隻數千條,專門用於轉運移民和各種物資。

阮斌等戰俘也是開始隨著移民遷移向了呂宋島。

……

經過全程一年多近兩年的航程,多倫先生等人終於抵達了大漢本土。

他們在廣州登陸,再又被隔離了半個月之後,才被允許離開港口區。

多倫先生並沒有立刻帶著聚在自己身邊的儒家信眾去求學,而是先將自己手頭的貨物出手賣掉。

在得到一筆豐厚的金錢之後,他才開始帶著人北上,準備前往曲阜祭拜孔聖,然後前往大漢國子監求學。

大漢國子監,聚集了大漢九成九的大儒,是全世界研究儒學的老學究的聚集地。

堪稱是儒學天花板!

多倫早就打聽清楚了,國子監是允許對外招生的,但要有一定的儒學水平才能入學,跟在一群大儒身邊學習。

並且,同針對漢民學費不多不同,外國人雖然也能進國子監,但學費將會是一筆很大的數目。

所以,多倫先生需要提前準備好一大筆錢,用於當做他們這一群人的學費。

他們沒有走水路,而是走陸路向著曲阜而去。

自廣州入福建,然後是江南,然後是兩淮,然後是運河沿岸,一路上所見所聞讓他們震驚,大漢的富庶簡直不可思議。

他們感覺自己來到了人間天堂!

光是沿途所見,不論大小城鎮抑或是村莊鎮集,竟無一人凍餓!

光是這一點,在這時代的地球上,出了大漢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做到!

當然,更讓多倫等人震驚的是大漢的先進程度。

所過之處,幾乎所有的官道都是平整筆直的水泥路,路邊的農田規劃整齊,阡陌連野。

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座座水利設施!

大漢現在基建的重點是連通省府之間的官道全部水泥化,以及黃河治河工程,連通南北直隸的鐵路工程,以及打通西域的絲綢之路工程等……

可以說,大漢官府是沒有餘力去將大量的官道全部修成水泥路的!

但是,大漢官府沒錢,但江南民間有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