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桑起源

遠古時候,有一對父女住在一個偏僻的地方相依為命。後來,父親有事去了遠方,留下女孩獨自在家,陪伴她的隻有一匹馬。女孩天天親自喂馬,因為無人可以說話,所以有時候就和馬拉拉家常。女孩很想念父蠶桑起源親,有一天,她對馬說:“馬呀,要是你能把我父親接回來,我就嫁給你做妻子。”馬聽了她的話,突然用力掙斷韁繩,朝著門外的大路飛奔而去。這匹馬跑哇跑哇,跋山涉水,最終跑到了女孩父親那裏。父親看到自己家的馬又驚又喜,下意識地翻身上馬。望著家的方向,不時地向父親悲鳴。父親心想:“我這裏並沒有什麼意外的事,這馬千裏迢迢地跑來,朝著家的方向叫個不停,不會是家裏有什麼事吧?”於是,他就急急忙忙地騎著馬往家趕。

到了家,父女相見,兩人都很高興。他們見這匹馬如此有靈性,就把它照顧得更周到了,總是喂它最好的草料。但令父親非常奇怪的是,這匹馬每次看見女孩進出,都要麼高興要麼生氣地又蹦又跳,連草料也不肯吃。這種情況發生許多次之後,深感詫異的父親就背地裏問女孩到底是怎麼回事。女孩就把她和馬開玩笑的事講給父親聽。父親聽了恍然大悟。他告誡女孩:“你不要把這事說出去,那會玷汙了我們家的名聲。它隻是一頭畜生。你別出現在它麵前了,我有辦法對付它。”第二天上午,父親偷偷藏在馬的身後,趁馬完全沒有防備,用箭把它射死了。他還把馬皮剝下來,放在院子裏晾曬,然後就外出了。當天下午,女孩和鄰居家的姑娘一起在院子裏玩耍,女孩用腳踢了踢那張馬皮,很得意地說:“你不過是畜生,竟然還想討人做老婆,沒想到招來殺身之禍。你這不是自討苦吃又是什麼呢?”話音剛落,意外發生了——那張晾曬著的馬皮突然像人一樣站立起來,飛快地把女孩卷起來,然後朝遠方飛走了。

鄰居家的姑娘害怕極了,連滾帶爬地找到女孩的父親,告訴他大事不好。女孩的父親急忙回到家,到處尋找,可是再也找不到女孩的蹤影。過了好幾天,一直在尋找女孩的父親終於在一棵大樹的樹枝上找到了女孩。不過,此時的女孩已經和裹住她的馬皮一起,變成了一條很大的蟲子,隻能透過蟲子亮晶晶的肚皮看到蟲腹裏的女孩和那張馬皮。這隻蟲子正在吐絲作繭。不久,它吐出的絲織成了一隻很大的繭。後來有人把那隻大繭帶回家,用它孵化出的小蟲再喂養後繼續吐絲作繭。當地人就把那棵樹命名為“桑”,桑,也就是喪,喪失的意思;那條會吐絲的蟲子,命名為“蠶”,蠶,也就是殘,殘存的意思。從此,老百姓都種桑養蠶,現在我們看到的那些蠶,都是女孩和馬皮化作的那條蠶繁衍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