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歡喜的團聚,桂花院裏歡聲笑語。
田家一家經曆了為奴為仆之後的第一次分離,然後現在團聚,田大娘看著長高也長壯了些的孫兒田滿笑容藏也藏不住,感覺現在比自家還沒遭水災時日子過得還踏實。
姚春花也第一次離開姐姐的身邊,離開了習慣保護她的羽翼再回來,感覺一切都沒有變,但又一切都變了。
這段時間她去了柳樹村,上山采過茶,進作坊炒過茶,最後負責稱重登記的活,江嬸兒這個崗位需要細心且重要,她已經是一個能自力更生的人了。
李家的人就更不必了。
李延宗、李延平和江梅都是第一次進縣城,看什麼都稀奇,光從城門口到桂花院這一路,就已經感覺自己的眼睛不夠用了。
臨江縣的中秋節比較隆重,她們走過來的這一路還不是繁華路段,也張燈結彩,店鋪前各商家搭起的歡門一個比一個花枝招展。
哪怕是上回來過的李翠和瑜哥兒,也一臉新奇。
中秋節縣書院放了假,蜜雪飲卻正是忙碌的時候,趙芸娘和姚娘子回來與大家碰了個麵又急急的趕過去了。
簡單吃過午飯之後,幾個的就坐不住了。
“娘,今城裏好熱鬧,我上回來了都沒怎麼逛過呢,咱們出去看看吧,正好可以去看看要將香皂鋪子開在哪裏。”李翠掂著自己的荷包一臉期待。
“翠兒你到底是看鋪子,還是想去看熱鬧?你是屬耗子的吧,留不住隔夜糧,來,給三哥看看你到底攢了多少私房錢!”
李延平雖然長得比江婉還高,但到底隻是個十多歲的孩子,且又與妹李翠年紀相隔最近,最喜歡逗她玩,當即長臂一伸就將李翠的荷包搶到了手裏。
好在李翠也沒惱,隻笑嘻嘻的追著他討要,兩個人在院子裏轉圈。
江婉笑看著兩人玩鬧,才驚覺自己好像過於忽視李延平了。
自從這孩子去張家莊拜了常獵戶為師,總不得見,一直也沒給他什麼零花錢。
“咱家起來還真就隻有老三沒錢。”江婉笑了笑,“大哥大嫂、二嫂都自己幹活有月錢,妹這段時間采茶和撿無患子也掙了不少,二哥讀書我也是給了零花錢的,你還在學藝沒法掙錢也該有,是娘疏忽了。”
“來,今兒就給你補上。”
“老三,那你是真虧了,今日多要點,從娘手裏拿了銀錢出去請客!”全家人都樂嗬嗬的笑,沒人有異議,江梅還趁機打趣他。
李延平本來也笑著自己劃不來,但見江婉真的起身去給他拿,忙擺了擺手,“娘,我有錢,你不用給我。”
“我跟師父打到的獵物,換了銀錢他都讓我自己收著。我今兒就帶了不少出來,還等著買禮物呢。”他邊著邊拍了拍自己鼓鼓囊囊的腰間,確實有一個大荷包。
“那行,我給你存起來。”孩子身上帶太多的錢也不好,江婉倒沒強求,隻是提到他的師傅,江婉總覺得有些虧了人家。
“回去請你師父來家作客的事定了沒有?”李延平拜師都好幾個月了,那個常獵戶江婉就見過一回,雖然李延宗時不時的給他們師徒送些米糧菜蔬過去,但家長都沒見過麵,江婉總覺得有些過意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