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宇在回憶錄《黃河青山》中記下的一個細節讓人難忘,他在孟拱河穀看到一具日兵屍體,死者身邊有一張地圖和一本英日字典,兩件物品都濕了,放在矮樹叢中晾幹。這時,黃仁宇沒有抒發對敵人的仇恨,卻發現自己與死者有許多共通點,“屬於同樣的年齡層,有類似的教育背景”。他這樣寫道:“種種事由之所以發生,是由於他出生於黃海的另一邊。否則他將和我們在一起,穿我們的製服,吃我們配給的食物。在孟拱河穀這個清爽的四月清晨,蝴蝶翩翩飛舞,蚱蜢四處跳躍,空氣中彌漫著野花的香味。而這名上尉的雙語字典被放在矮樹叢上,兀自滴著水。”這段描寫與奧威爾在《西班牙戰爭回顧》裏的一個細節有異曲同工之處。一天清晨,奧威爾去狙擊法西斯分子,潛到距離對方戰壕100碼處,可是一直沒有等到敵人出現。突然,屬於自己一方的飛機飛來,對麵有一個人跳出戰壕,半裸著身子,一邊跑,一邊提著褲子。這時,奧威爾沒有開槍,而是產生了困惑:“我到這裏來是打‘法西斯分子’,但是提著褲子的一個人不是一個‘法西斯分子’,他顯然是個同你自己一樣的人,你不想開槍打他。”
在《一九八四》的大洋國裏,黃仁宇和奧威爾的觀點會被視為需要嚴加批判的“溫情主義”。大洋國得以保持穩定的一個秘訣,就是不斷製造外部和內部的敵人,以讓民眾團結一致、同仇敵愾,所以,大洋國需要不斷在人類之中做出敵我區分,哪怕沒有敵人,也要虛構一個敵人——這與把敵人也視為人類的思維截然不同。
通過翻譯這本書以及閱讀相關資料,緬甸的形象在我眼前逐漸從朦朧變得清晰,也讓我意識到奧威爾和緬甸的關係如此密切。奧威爾的父親是英國駐印度的職員,他本人出生於印度,母親的家族則在緬甸定居了數代。艾瑪.拉金重訪了奧威爾生活過的地方,曼德勒、眉苗、渺彌亞、端迪、仰光、錫裏安、永盛、毛淡棉、傑沙……她不僅複原了奧威爾在緬甸的所作所為,更寫出了奧威爾對今日緬甸的精神影響,還試圖回答一個問題:緬甸這麼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緬甸國土麵積大約是昔日的宗主國、今天的英國的三倍),為何會變成不毛之地?
20世紀緬甸的曆史可以簡略分為三個時期:一個是英國殖民時期、一個是從英國獲得獨立時期、一個是軍政府時期。書中講到,在緬甸有一種說法:“奧威爾不僅寫了一部關於這個國家的小說,而是寫了三部:由《緬甸歲月》、《動物農莊》和《一九八四》組成的三部曲。”《緬甸歲月》記錄了英國殖民時期的緬甸;《動物農莊》講述了一群豬推翻人類農場主又成為新農場主的故事,這與緬甸從英國獨立不久又被軍政府掌控有相似之處;《一九八四》裏的“反麵烏托邦”則是軍政府治下的場景。
黃仁宇在回憶錄《黃河青山》中記下的一個細節讓人難忘,他在孟拱河穀看到一具日兵屍體,死者身邊有一張地圖和一本英日字典,兩件物品都濕了,放在矮樹叢中晾幹。這時,黃仁宇沒有抒發對敵人的仇恨,卻發現自己與死者有許多共通點,“屬於同樣的年齡層,有類似的教育背景”。他這樣寫道:“種種事由之所以發生,是由於他出生於黃海的另一邊。否則他將和我們在一起,穿我們的製服,吃我們配給的食物。在孟拱河穀這個清爽的四月清晨,蝴蝶翩翩飛舞,蚱蜢四處跳躍,空氣中彌漫著野花的香味。而這名上尉的雙語字典被放在矮樹叢上,兀自滴著水。”這段描寫與奧威爾在《西班牙戰爭回顧》裏的一個細節有異曲同工之處。一天清晨,奧威爾去狙擊法西斯分子,潛到距離對方戰壕100碼處,可是一直沒有等到敵人出現。突然,屬於自己一方的飛機飛來,對麵有一個人跳出戰壕,半裸著身子,一邊跑,一邊提著褲子。這時,奧威爾沒有開槍,而是產生了困惑:“我到這裏來是打‘法西斯分子’,但是提著褲子的一個人不是一個‘法西斯分子’,他顯然是個同你自己一樣的人,你不想開槍打他。”
在《一九八四》的大洋國裏,黃仁宇和奧威爾的觀點會被視為需要嚴加批判的“溫情主義”。大洋國得以保持穩定的一個秘訣,就是不斷製造外部和內部的敵人,以讓民眾團結一致、同仇敵愾,所以,大洋國需要不斷在人類之中做出敵我區分,哪怕沒有敵人,也要虛構一個敵人——這與把敵人也視為人類的思維截然不同。
通過翻譯這本書以及閱讀相關資料,緬甸的形象在我眼前逐漸從朦朧變得清晰,也讓我意識到奧威爾和緬甸的關係如此密切。奧威爾的父親是英國駐印度的職員,他本人出生於印度,母親的家族則在緬甸定居了數代。艾瑪.拉金重訪了奧威爾生活過的地方,曼德勒、眉苗、渺彌亞、端迪、仰光、錫裏安、永盛、毛淡棉、傑沙……她不僅複原了奧威爾在緬甸的所作所為,更寫出了奧威爾對今日緬甸的精神影響,還試圖回答一個問題:緬甸這麼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緬甸國土麵積大約是昔日的宗主國、今天的英國的三倍),為何會變成不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