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後記》補注(1 / 3)

為什麼在進入上海前要進行如此規模的集訓呢?原因之一,是在此前進入北平和南京時,出過一些亂子。《接管上海》上卷收有1949年5月6日饒漱石關於接管上海問題的報告,一開始就說:“現在我們在軍事上占領上海已不成問題,隻怕其他方麵準備不夠,鑒於南京及其他城市的接收,因事先準備較差,入城後幹部掌握不住政策,致引起某些混亂,在進入上海之前,必須爭取時間,盡速充分做好一切準備,我們入市愈遲,則損失愈大。”(第20頁)在談到入城後的紀律時,饒說到了北平和南京的情形:“北平有個部隊對搬運培養的細菌很惱火,覺得這些小玻璃有什麼用?”而“南京解放後,頭等火車座位上的漆皮都被戰士剝掉”。(第30頁)南京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纂的《紅日照鍾山——南京解放初期史料專輯》(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中說,從4月23日到26日,“4天內即發生解放軍與外國人爭執的事件6起,其中以誤入司徒雷登住宅事件較為突出”。4月25日清晨,解放軍一個營長、一個營教導員和一個通訊員,闖入司徒雷登住宅,當天夜裏“美國之音”即廣播了此事,毛澤東為此致電總前委,對此進行了嚴肅批評。(第6—8頁)

由於在此前鬧出過一些紀律方麵的問題,所以丹陽集訓時,紀律問題是被反複強調的。上海檔案館編纂的《上海解放》(檔案出版社1989年版)一書,收錄了《陳毅關於入城紀律的講話》,這是陳毅1949年5月10日在丹陽的講話,聽講者是直屬機關排以上幹部。陳毅一開始就說:“雖然過去學習過,一般地有了進步,但進入丹陽後,紀律並不好,將來進入上海是沒有把握的。”接著,陳毅舉了部隊在丹陽的違紀事例:“第一件,八號下午我同饒政委到街上散步,走到光明大戲院門口,裏麵正在演《白毛女》,有幾個穿黃軍服的同誌,沒拿票就硬要進去,並且有一兩個帶頭,鬧得很厲害,老百姓拿著票子反而進去不了。這些人一定是我們直屬隊的幹部,今天可能也到會了。那時逼得我不得不親自出馬幹涉,他才走了,如果沒有我們去幹涉,那天戲院一定要被打爛。”(第63頁)《接管上海》上卷也收錄了陳毅的這次講話,與《上海解放》中的措詞有所不同,應該是兩種記錄,但無疑都是真實的。《接管上海》的講話記錄中,陳毅強調:“在南京、上海搞一件壞事,全世界都知道,毛主席說,我們進上海是中國革命過一難關,它帶全黨全世界性質。”(第59頁)又說:“我們解放軍除西藏外,全國都到過,可是說不定到上海被人打倒在地上。上海這個地方隨便打死幾個人是平常的事,無人過問,我們農村同誌到上海,無異進入八陣圖,在農村裏,隨便進入人家去,老百姓歡迎,誰也不會不歡迎。在上海你隨便進入人家,就可能會被人弄死。所以,我們進城後越小心越好。”(第60頁)

為什麼在進入上海前要進行如此規模的集訓呢?原因之一,是在此前進入北平和南京時,出過一些亂子。《接管上海》上卷收有1949年5月6日饒漱石關於接管上海問題的報告,一開始就說:“現在我們在軍事上占領上海已不成問題,隻怕其他方麵準備不夠,鑒於南京及其他城市的接收,因事先準備較差,入城後幹部掌握不住政策,致引起某些混亂,在進入上海之前,必須爭取時間,盡速充分做好一切準備,我們入市愈遲,則損失愈大。”(第20頁)在談到入城後的紀律時,饒說到了北平和南京的情形:“北平有個部隊對搬運培養的細菌很惱火,覺得這些小玻璃有什麼用?”而“南京解放後,頭等火車座位上的漆皮都被戰士剝掉”。(第30頁)南京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纂的《紅日照鍾山——南京解放初期史料專輯》(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中說,從4月23日到26日,“4天內即發生解放軍與外國人爭執的事件6起,其中以誤入司徒雷登住宅事件較為突出”。4月25日清晨,解放軍一個營長、一個營教導員和一個通訊員,闖入司徒雷登住宅,當天夜裏“美國之音”即廣播了此事,毛澤東為此致電總前委,對此進行了嚴肅批評。(第6—8頁)

由於在此前鬧出過一些紀律方麵的問題,所以丹陽集訓時,紀律問題是被反複強調的。上海檔案館編纂的《上海解放》(檔案出版社1989年版)一書,收錄了《陳毅關於入城紀律的講話》,這是陳毅1949年5月10日在丹陽的講話,聽講者是直屬機關排以上幹部。陳毅一開始就說:“雖然過去學習過,一般地有了進步,但進入丹陽後,紀律並不好,將來進入上海是沒有把握的。”接著,陳毅舉了部隊在丹陽的違紀事例:“第一件,八號下午我同饒政委到街上散步,走到光明大戲院門口,裏麵正在演《白毛女》,有幾個穿黃軍服的同誌,沒拿票就硬要進去,並且有一兩個帶頭,鬧得很厲害,老百姓拿著票子反而進去不了。這些人一定是我們直屬隊的幹部,今天可能也到會了。那時逼得我不得不親自出馬幹涉,他才走了,如果沒有我們去幹涉,那天戲院一定要被打爛。”(第63頁)《接管上海》上卷也收錄了陳毅的這次講話,與《上海解放》中的措詞有所不同,應該是兩種記錄,但無疑都是真實的。《接管上海》的講話記錄中,陳毅強調:“在南京、上海搞一件壞事,全世界都知道,毛主席說,我們進上海是中國革命過一難關,它帶全黨全世界性質。”(第59頁)又說:“我們解放軍除西藏外,全國都到過,可是說不定到上海被人打倒在地上。上海這個地方隨便打死幾個人是平常的事,無人過問,我們農村同誌到上海,無異進入八陣圖,在農村裏,隨便進入人家去,老百姓歡迎,誰也不會不歡迎。在上海你隨便進入人家,就可能會被人弄死。所以,我們進城後越小心越好。”(第60頁)

喬章所著的《鏖戰上海》(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一書,則講述了陳毅講話的另一些內容。陳毅明確宣布:“進上海第一件事,不進老百姓的家,野戰軍不管當官的,當兵的,一律睡馬路。”有的幹部不能理解,說:“在山東農村,還能睡炕呢?”一個師長問得很具體:“進民宅要點水喝也不行?”陳毅一字一頓地說:“都不行。天王老子也不行。這是解放軍送給上海的見麵禮!”毛澤東對此種規定的批示是:“很好,很好,很好。”(第237、229、2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