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犯焉識》的歐米茄(1 / 3)

有一雙“解放腳”(先裹後放)的婉喻,非但不反感堂姑媽的包辦婚姻,而且對把她配給了陸焉識這樣的白馬王子心存感激。陸焉識出身上海灘上的世家,不僅有錢也有文化(其父是舉人出身);陸焉識不但“高富帥”,而且有過人的天才(照相般的記憶,博學多識,能夠在腦中“盲寫”而似有無形U盤儲存並調出),被人們視為神童,這使他成了讀過師範學校的馮婉喻的偶像——假如婉喻是沒有受過教育的傳統女性,倒不會這麼癡心地崇拜他的學力。

因為是舊式婦女,婉喻接受了包辦婚姻,接受了新婚後被無視與5年守活寡;也從寡婦恩娘身上學會了在漫長的苦日子裏“熬和忍”的功夫。因為是新式學堂的女生,婉喻理解焉識對精神自由的追求,從不抱怨因書生氣十足而落魄的丈夫是個“沒用場”的人,從不相信被誣為“反革命”而下獄的丈夫是壞人。正是新與舊的結合,造成了獨特而有時代印記的馮婉喻。

焉識本是反感這個包辦婚姻的,結婚儀式完成數日即遠渡重洋赴美留學;在那裏一邊勤奮地求學,一邊心無愧疚地享受浪漫風流的生活。但是,既然選擇了歸國,選擇了回到恩娘和婉喻身邊,善良的天性使他不得不委屈自己在家庭關係上盡孝子和丈夫的義務。

焉識與婉喻聯手對付“因為可憐而惡毒”的恩娘,一方麵是對於不自由的同病相憐;另一方麵是反控製的“同仇敵愾”,正如元人小令所謂“越間阻越情多”。焉識最疼愛的小女兒丹鈺,正是他倆偷跑到太湖邊補度“蜜月”的激情成果。

凝練地呈現焉識與恩娘、婉喻“三角”關係的,就是小說第二章標題所示的“歐米茄”:1936年8月一個溽熱的夜晚,婉喻將一塊手表偷偷地塞在丈夫的枕頭下,它是她偷情般地跑到當鋪當了姑媽兼婆婆馮儀芳給她的陪嫁祖母綠寶石而買的,它是她給焉識的信物!而當恩娘照例亮首飾之時問到祖母綠何在,婉喻竟“造反”般地坦承自己拿去換了歐米茄。這在她是拿出了舍得一身剮的勇氣;在恩娘眼中,她仿佛家養的兔寶寶忽然變成了大象般讓人吃驚。

當然,歐米茄的這個出場,還有更深一層的意味。它不僅表現了婉喻對焉識的“私情”,為了討他歡心,更是為了讓他開心,因為她發現他近來很不開心,反常地悶在家裏——雖然她不是那麼明白自己做小媳婦固然不自由,而丈夫作為闖世界的男人和上台麵的教授何以感歎自己不自由。

對自由特別是精神自由的追求,才是貫通《陸犯焉識》的主題,開篇的“引子”第一句,就是大草地上馬群、黃羊們,據說自古以來就有未被狼群趕盡殺絕的自由;終篇是老焉識為了精神的獨立而遠離兒女。

他在抗戰時期坐國民黨的地牢,是因為他拒不服從教育部的訓令按照教學大綱編教材授課;特務的上門警告他不聽,反而勾起他撰文譏諷教育部官員,在西遷時霸占貨船運載細軟而不顧師生的利益。

有一雙“解放腳”(先裹後放)的婉喻,非但不反感堂姑媽的包辦婚姻,而且對把她配給了陸焉識這樣的白馬王子心存感激。陸焉識出身上海灘上的世家,不僅有錢也有文化(其父是舉人出身);陸焉識不但“高富帥”,而且有過人的天才(照相般的記憶,博學多識,能夠在腦中“盲寫”而似有無形U盤儲存並調出),被人們視為神童,這使他成了讀過師範學校的馮婉喻的偶像——假如婉喻是沒有受過教育的傳統女性,倒不會這麼癡心地崇拜他的學力。

因為是舊式婦女,婉喻接受了包辦婚姻,接受了新婚後被無視與5年守活寡;也從寡婦恩娘身上學會了在漫長的苦日子裏“熬和忍”的功夫。因為是新式學堂的女生,婉喻理解焉識對精神自由的追求,從不抱怨因書生氣十足而落魄的丈夫是個“沒用場”的人,從不相信被誣為“反革命”而下獄的丈夫是壞人。正是新與舊的結合,造成了獨特而有時代印記的馮婉喻。

焉識本是反感這個包辦婚姻的,結婚儀式完成數日即遠渡重洋赴美留學;在那裏一邊勤奮地求學,一邊心無愧疚地享受浪漫風流的生活。但是,既然選擇了歸國,選擇了回到恩娘和婉喻身邊,善良的天性使他不得不委屈自己在家庭關係上盡孝子和丈夫的義務。

焉識與婉喻聯手對付“因為可憐而惡毒”的恩娘,一方麵是對於不自由的同病相憐;另一方麵是反控製的“同仇敵愾”,正如元人小令所謂“越間阻越情多”。焉識最疼愛的小女兒丹鈺,正是他倆偷跑到太湖邊補度“蜜月”的激情成果。

凝練地呈現焉識與恩娘、婉喻“三角”關係的,就是小說第二章標題所示的“歐米茄”:1936年8月一個溽熱的夜晚,婉喻將一塊手表偷偷地塞在丈夫的枕頭下,它是她偷情般地跑到當鋪當了姑媽兼婆婆馮儀芳給她的陪嫁祖母綠寶石而買的,它是她給焉識的信物!而當恩娘照例亮首飾之時問到祖母綠何在,婉喻竟“造反”般地坦承自己拿去換了歐米茄。這在她是拿出了舍得一身剮的勇氣;在恩娘眼中,她仿佛家養的兔寶寶忽然變成了大象般讓人吃驚。

當然,歐米茄的這個出場,還有更深一層的意味。它不僅表現了婉喻對焉識的“私情”,為了討他歡心,更是為了讓他開心,因為她發現他近來很不開心,反常地悶在家裏——雖然她不是那麼明白自己做小媳婦固然不自由,而丈夫作為闖世界的男人和上台麵的教授何以感歎自己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