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音樂節的八場演出,各異其趣;而論驚豔與經典,恐怕要提一提《夏季來臨》(sumerisi in),最著名的中世紀英國歌曲。它的手稿寂靜躺在大英圖書館,有錯綜跌宕的六個複調,是對位法最古老的例證。複調音樂孕育發展於九到十五世紀,與教堂的宗教活動密切相關。複調音樂的每個聲部地位獨立平等,互為和聲和節奏。對應的音樂結構和套疊的旋律呼應,造成此起彼落、波瀾起伏的效果。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如哈尼族也有這樣的多聲部民歌。23日晚,縣法院中庭,二男四女,一人一調,前呼後應,相映成趣。“夏季來臨,布穀鳥,你高聲地唱吧。種子發芽,鮮花滿地,草木蔥蘢。羊羔咩咩,牛犢哞哞。犍牛跳得歡實,公羊放屁震天。唱吧,布穀鳥,你的歌聲如此美妙!快樂地唱吧,你的歌聲永不停歇!”1250年左右的威塞克斯(Wesx)方言,亦莊亦諧的泥土芳菲;魚貫而入的行動樂音,真人版的立體聲效果。刹那間,直覺寒毛直立,心房顫動。如果不是在這座有著哥特式穹頂的中庭現場聆聽,真是無法感受建築、音樂、曆史和文化的奇妙共鳴;如果沒有文字的記錄和語言的傳承,真是無法知道原來八百年前的異域之人,其實與我們有著一樣的情懷;如果不是藝術家的親身演繹,真是無法想象紙麵上靜靜的音符是如此動人心魄的天籟!生如夏花的絢爛,萬物蓬勃的生機,永生永世,一唱再唱。
25日周日的下午,理查咖啡館滿座,我和柳米拉站在門口。半途也進來風塵滿麵的背包少年和披著布毯的中年乞丐,他們安靜地坐到了演出結束,悶熱的空氣裏多出了生猛的荷爾蒙氣味。返回的路上,柳米拉祥林嫂式地講述著她的男人們,經過校門口的星巴克咖啡館,不得不喝一杯了。點單的時候,居然看到這幾天演出中那張神氣活現的麵孔,他(Kevin)說是我呀,我在這裏讀中世紀音樂的研究生呢。
讓我們致敬偉大的傳統吧。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原來我們的所愛所恨,從來就沒有改變過。那些生命之花和愛情之苦,那些旅途和旅途之中的慰藉,那些薪火和傳遞薪火的少年郎。傳統之所以可以傳,也必須傳,是因為傳統是活的,不變的情感共鳴從來都不需要解釋,可以回望的精神故鄉總是清晰可查。五月,春風沉醉。連著一周,聽著遙遠時代的樂聲,如23日的演出名字一樣,經曆了“一次穿越世紀、文化和生活之路的旅途”(AJourhrough turies,Cultures,and Walks of Life)。希臘的傳說,文獻的記載,借真聲和實物複活。看到維爾琴(Vielle)、維奧爾琴(古大提琴,意大利語Violadagamba)和直笛(recorder),想起大提琴、小提琴和黑管,真是似曾相識燕歸來。柔和低沉的簧片音,質樸直接的管樂,像催眠曲,悠悠然,催人走回時間的隧道,恍然間可以遇見莎士比亞或者巴赫,朦朧又真切地相望。
坦白說,音樂節的八場演出,各異其趣;而論驚豔與經典,恐怕要提一提《夏季來臨》(sumerisi in),最著名的中世紀英國歌曲。它的手稿寂靜躺在大英圖書館,有錯綜跌宕的六個複調,是對位法最古老的例證。複調音樂孕育發展於九到十五世紀,與教堂的宗教活動密切相關。複調音樂的每個聲部地位獨立平等,互為和聲和節奏。對應的音樂結構和套疊的旋律呼應,造成此起彼落、波瀾起伏的效果。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如哈尼族也有這樣的多聲部民歌。23日晚,縣法院中庭,二男四女,一人一調,前呼後應,相映成趣。“夏季來臨,布穀鳥,你高聲地唱吧。種子發芽,鮮花滿地,草木蔥蘢。羊羔咩咩,牛犢哞哞。犍牛跳得歡實,公羊放屁震天。唱吧,布穀鳥,你的歌聲如此美妙!快樂地唱吧,你的歌聲永不停歇!”1250年左右的威塞克斯(Wesx)方言,亦莊亦諧的泥土芳菲;魚貫而入的行動樂音,真人版的立體聲效果。刹那間,直覺寒毛直立,心房顫動。如果不是在這座有著哥特式穹頂的中庭現場聆聽,真是無法感受建築、音樂、曆史和文化的奇妙共鳴;如果沒有文字的記錄和語言的傳承,真是無法知道原來八百年前的異域之人,其實與我們有著一樣的情懷;如果不是藝術家的親身演繹,真是無法想象紙麵上靜靜的音符是如此動人心魄的天籟!生如夏花的絢爛,萬物蓬勃的生機,永生永世,一唱再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