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焦慮會把人折磨得很難受。大部分人遇到各種焦慮情況時,都能較快地恢複到正常狀態,也能很快排除困難,闖過難關,並總結經驗教訓,避免下次重蹈覆轍。但對於一些處境一直困難或遭遇不幸事件衝擊的人,可能會對這種情況有些招架不住,結果令自己陷入過度疲憊之中,於是一直擔心再次發生突發或意外事件,哪怕並沒有什麼依據和征兆。
要想真正控製並擺脫這種負麵狀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自己建立起積極的心理機製和強大的意誌力,對外界的困難和不利環境盡量保持內心的平和。林語堂在他那本廣被閱讀的《生活的藝術》中寫道:“思想上的真正平和,來自於接受最壞的情況。從心理而言,我認為這就意味著能量的釋放。”所以,在麵對困難和不幸遭遇時,盡量讓自己的心態平和下來,尋找擺脫焦慮的方法,這樣才能打破那與生俱來的不安。
(1)找出讓你焦慮的根源
有時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焦慮,而這又會讓我們更加焦慮。結果好多煩惱交織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
事實上,很多煩惱看上去千頭萬緒,但仔細分析後並不難找出焦慮的根源。當我們找到讓我們焦慮不安的根源後,也就能對症下藥,知道如何控製焦慮了。
☆當你感到焦慮不安時,不要強行壓製或發泄,而是讓自己冷靜下來,找到導致自己焦慮的誘因。
☆被焦慮困擾時,一定要弄清自己思維習慣中的一個關鍵詞是什麼。也就是焦慮時,你會對自己說什麼?比如“好煩呀”、“糟透了”、“真討厭”、“怎麼辦”等。如果導致你焦慮的是這些語言中的一個,就把這個語言找出來。
☆在這個詞的後麵加上同樣數量的其他詞,作為負麵能量的一個卸載詞、轉換詞或正麵強化詞。比如,“好煩呀、好煩呀”,兩個“好煩呀”,那就需要同樣數量的卸載詞,如“好煩呀,怎麼辦:好煩呀,怎麼辦”,或者轉換它:“又怎樣、又怎樣”。這樣卸掉大腦中“好煩呀”這個負麵的能量,焦慮也會隨之扔掉了。
☆如果導致我們焦慮的根源是某個畫麵,也不要強迫自己忘記這個畫麵,而是坦然地接納麵對,這樣反而更容易讓你從焦慮中擺脫出來。
(2)讓自己從客觀的角度看待問題
要緩解焦慮,首先就要平心靜氣地麵對讓你焦慮的問題,對最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有一個充分的心理準備,嚐試假設你完全有能力將最糟糕的結果承擔下來,然後再集中精力找到能避免最糟糕情況出現的對策。
☆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幫自己從客觀角度看待問題。比如問問自己:“這件事對我來說有多重要?”“它值得我如此擔憂嗎?”“我是否有些反應過度了?”
☆做個深呼吸,並設想一下:這個問題可能造成的最壞結果是什麼樣的?發生最壞結果的幾率有多高?並假裝自己完全有能力承擔這個最壞的結果,讓自己緊繃的身心放鬆下來。
☆理清這些問題後,再為自己製訂一個消除焦慮的行動計劃,並按照計劃認真去落實,這樣你就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理由再去焦慮了。
由此可見,焦慮會把人折磨得很難受。大部分人遇到各種焦慮情況時,都能較快地恢複到正常狀態,也能很快排除困難,闖過難關,並總結經驗教訓,避免下次重蹈覆轍。但對於一些處境一直困難或遭遇不幸事件衝擊的人,可能會對這種情況有些招架不住,結果令自己陷入過度疲憊之中,於是一直擔心再次發生突發或意外事件,哪怕並沒有什麼依據和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