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由於家庭濃鬱的文化氛圍,加上父兄的嚴格督學,許多知識早就學會,因此,錢令希的小學階段學得很輕鬆,甚至他把很多的精力都放在了課外閱讀上。那時,他有一個叔叔在上海開了一家“書坊店”,叔叔的家離他家很近,家裏的藏書非常之多,喜好讀書的錢令希經常在放學後過來借書,四書五經、《紅樓夢》以及《三國演義》都是他掌上讀物。借後就起早貪黑地看,很快就去借下一本。

許多年後,每逢想起年幼時的嗜書如命,錢令希老先生頗有感慨:世間的學問都是相通的,讀書破萬卷,終身受益,總有一種答案,藏在你的知識儲備中。

兩年後,也就是錢令希11歲那年,他便輕鬆地考取了剛建立的江蘇省省立蘇州中學。當時的校長是後擔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的汪懋祖,被譽為國學大師的錢穆當時也在蘇州中學任教。

一個鄉村的孩子,初來城市,什麼都感到新鮮,對於天生好奇的錢令希來說,這麼多名勝古跡,這麼多園林奇景,好玩的地方太多,又沒有家庭的嚴厲管教,讓他難以把握自己。可是,一年之後,好奇和貪玩,讓他付出了代價,英文26個字母還背不下來,曆史考試也不及格。對於才子輩出的鴻聲裏,如此成績,怎麼麵見爹娘?

他頓感事情的嚴重性,感覺對不起父母、哥哥,就像釘釘子,開始釘子歪了,再敲就怎麼也扶不正了,英語成了他學習最大的障礙。此時,哥哥正在上海大同大學讀書。暑假回家時,他沒有責備弟弟,而是給他帶來個好消息,上海中法國立工學院高中部要招生,而且不用學英文。錢令希想,他必須抓住這根“最後的稻草”,擺脫令他望而生畏的英語。在哥哥的鼓勵和幫助下,他從頭學起,跳過初中,直接去考高中。

經過一百天的努力,1928年10月,錢令希一舉考中,進入了上海中法國立工學院高中部學習。這是一所用歐戰賠款由中、法兩國合辦的高等學校,分大學部和高中部,各讀四年,其中高中一年專學法文。跳級考試的成功,讓他恢複了自信。

錢令希汲取了教訓,不再貪玩,一幵始就嚴陣以待,潛心攻讀。盡管高中一年級淘汰率很高,可他對法語的字母、單詞、語法和發音,學得紮紮實實,爛熟於心。那時,這所學校完全按照法國的習慣,從來不叫學生的姓名,隻叫學號。學號800號的錢令希一路順風,第一年就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法文集中訓練,以後的三年,雖然年年都是第一,卻學得輕鬆很多,主要是基礎打紮實了。到了大學階段,第一年的功夫又是下得極深,微積分學得出奇的紮實,以後幾年的學習頗受其益,又像高中階段一樣,年年都考第一名。

半個世紀過後,每每回憶求學時期的那段往事,先生總是感慨萬千。先生早年留學比利時,法文很好。新中國成立後要向蘇聯學習,學校又來了幾位蘇聯專家,於是先生又自學了俄文。因此與法、俄兩國科學家進行學術交流沒有任何語言障礙,而英文卻略遜一籌。因此,先生經常用此段經曆教誨學生:“很後悔啊,至今英語都不好。但是這個挫折也是我的機遇,警醒我做事要慎於起步。學習就像在硬木頭上釘螺絲釘,開頭要搞正方向,用力錘幾下,打牢基礎後抒起來就容易了。如果開頭沒站穩,擰起來必然困難。”

由於家庭濃鬱的文化氛圍,加上父兄的嚴格督學,許多知識早就學會,因此,錢令希的小學階段學得很輕鬆,甚至他把很多的精力都放在了課外閱讀上。那時,他有一個叔叔在上海開了一家“書坊店”,叔叔的家離他家很近,家裏的藏書非常之多,喜好讀書的錢令希經常在放學後過來借書,四書五經、《紅樓夢》以及《三國演義》都是他掌上讀物。借後就起早貪黑地看,很快就去借下一本。

許多年後,每逢想起年幼時的嗜書如命,錢令希老先生頗有感慨:世間的學問都是相通的,讀書破萬卷,終身受益,總有一種答案,藏在你的知識儲備中。

兩年後,也就是錢令希11歲那年,他便輕鬆地考取了剛建立的江蘇省省立蘇州中學。當時的校長是後擔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的汪懋祖,被譽為國學大師的錢穆當時也在蘇州中學任教。

一個鄉村的孩子,初來城市,什麼都感到新鮮,對於天生好奇的錢令希來說,這麼多名勝古跡,這麼多園林奇景,好玩的地方太多,又沒有家庭的嚴厲管教,讓他難以把握自己。可是,一年之後,好奇和貪玩,讓他付出了代價,英文26個字母還背不下來,曆史考試也不及格。對於才子輩出的鴻聲裏,如此成績,怎麼麵見爹娘?

他頓感事情的嚴重性,感覺對不起父母、哥哥,就像釘釘子,開始釘子歪了,再敲就怎麼也扶不正了,英語成了他學習最大的障礙。此時,哥哥正在上海大同大學讀書。暑假回家時,他沒有責備弟弟,而是給他帶來個好消息,上海中法國立工學院高中部要招生,而且不用學英文。錢令希想,他必須抓住這根“最後的稻草”,擺脫令他望而生畏的英語。在哥哥的鼓勵和幫助下,他從頭學起,跳過初中,直接去考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