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將盧紹武(3 / 3)

高虎腦之戰,中央紅軍殺敵五千多人。但由於當時執行王明“左”傾路線,部隊“死打死拚”,損失慘重。高虎腦戰鬥,十三團打得英勇頑強,阻止了優勢敵人的南進。在紅軍撤出後,敵人一個多月都不敢進軍。但是十三團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全團人員僅剩下三分之一,有的營隻剩十幾個人。

在第五次反“圍剿”中,中央紅軍的力量受到很大削弱,1934年10月,被迫離開中央蘇區,實行戰略大轉移。鐵流滾滾,人馬浩蕩。長征開始時,盧紹武調任紅三軍團教導營營長,帶著槍傷,隨著英勇的紅三軍團,踏上漫漫征程,迎接更殘酷的戰鬥。

中央紅軍轉移,中央機關編成第一、第二縱隊,還有一、三、五、八、九共五個軍團。一、三軍團擔任兩翼掩護。紅三軍團從王母渡、韓坊、古坡、新田突圍,經信豐河、九渡水,突破了國民黨粵軍陳濟棠的封鎖,到達了江西和湖南的邊界汝城。1934年11月,當中央紅軍通過敵人第三道封鎖線後,蔣介石已判明紅軍突圍的戰略意圖是沿五嶺山脈,經興安、全州西去,便策劃將紅軍消滅在湘江以東地區。中央軍委為了迅速擺脫敵人,決定兵分三路,前出到臨武、嘉禾、藍山地域,紅三軍團和紅八軍團組成右縱隊,在彭德懷、楊尚昆的指揮下,於11月巧日占領嘉禾城。此時,蔣介石已利用湘江天險,設置了第四道封鎖線,修築了大批的碉堡和工事。紅一軍團、紅三軍團能否迅速突破湘江,衝出敵人重圍,是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

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1934年11月27日,左翼一軍團前鋒第二師占領了從屏山渡到界首的湘江所有渡河點。由於湘軍先我到達,紅軍遂在桂林至黃沙河公路上的腳山鋪一帶占領陣地,準備阻擊湘敵。左翼三軍團前鋒也前出湘江,占領了界首以南的光華鋪;另部趕往灌陽、新抒。為保證整個野戰軍的左翼安全,掩護中央機關縱隊搶渡湘江。三軍團接到的電文像鋼鐵一樣:“不惜一切代價,全力堅持三天至四天!”“不為勝利者,即為失敗者。”

盧紹武又經曆了一次生與死的考驗。

11月28日拂曉,灌陽新好阻擊戰打響。這是湘江血戰的三大阻擊戰之一。紅三軍團經過兩天血戰,完成掩護任務,繼續前進。湘江之戰,中央紅軍損失慘重。紅軍到達貴州時,盧紹武被調到紅三軍團四師第十二團任參謀長。遵義會議後,在毛澤東同誌的正確領導下,中央紅軍粉碎了敵人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征服了無數的艱難險阻,勝利到達陝北。在陝北,盧紹武先後擔任中央紅軍第一縱隊作戰參謀、第二十五軍二二五團參謀長、第十五軍團七十五師參謀長,率部參加了柳林、直羅鎮等戰役。

1937年8月,根據中共中央與中國國民黨達成的協議,在陝甘一帶的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下轄115師等3個師。115師師長林彪,政委羅榮桓,下轄343, 344兩個旅。344旅由紅十五軍團在三原縣橋底鎮改編而成,旅長徐海東,政委黃克誠,參謀長陳漫遠。344旅下轄687, 688兩個團,688團團長陳錦秀,副團長韓先楚,參謀長盧紹武。

改編完成後,344旅在徐海東的率領下,於9月渡過黃河,開赴山西抗日前線。盧紹武所在的688團進抵平型關的附近待命。在平型關大戰開始時,由於山洪暴發,688團不能按計劃進人埋伏地點,被作為115師預備隊待命,就在平型關戰鬥即將結束的時候,688團接到了戰鬥命令:向大營、沙河方向運動,打掉敵人的兵站基地。

參謀長盧紹武在作戰動員會上發言說:“這是我們打小日本的第一仗,我們要發揚紅軍勇敢頑強的精神,打好這一仗,打出我們團的威風!”盧紹武和陳錦秀、韓先楚共同製訂了夜襲兵站的計劃。經過一夜激戰,消滅了兵站內一個中隊的日本鬼子,繳獲大批物資。688團夜襲敵人兵站的勝利,成為平型關大捷的一個組成部分,盧紹武也和115師所有的指戰員一樣,得到了3塊銀元的獎勵。

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後,688團轉移到河北平山地區休整。12月底,當688團準備與老百姓聯歡、迎接新春的時候,傳來日寇進犯的消息。688團立即召開緊急會議,準備戰鬥,盧紹武帶領連級以上幹部到溫塘周圍勘察地形,選定設伏地點,組織戰鬥。另派民運幹部做好群眾工作。盧紹武、陳錦秀等議定了一個新的伏擊戰計劃:先派小股部隊接連不斷地騷擾敵人,使敵人疲憊不堪,習以為常,放鬆警惕,再尋機設伏,消滅敵人。

日本鬼子從井據點出來不久,就被688團派出的小股武裝零星攻擊。鬼子走走停停,打一陣,看一陣,到了黃昏,才進抵離溫塘10多公裏的小村,布崗休息。天亮以後,鬼子繼續向溫塘進犯。兩架日本戰機呼嘯而來,為地麵的日本鬼子偵察、壯膽。盧紹武參謀長等躲在樹叢裏靜靜地用望遠鏡觀察著。當鬼子完全進人伏擊圈後,陳團長與盧紹武對了一下眼色,盧紹武就對著電話送話器大喊:“各營注意,全體出擊!”大道兩邊埋伏的八路軍戰士的各種武器一齊開火。日本鬼子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弄得暈頭轉向。當688團戰士殺進敵陣,開始白刃格鬥時,鬼子的機槍和迫擊炮還在騾馬的背上馱著。有的八路軍戰士拉起騾馬就牽到一邊。戰鬥膠著了幾個小時,偵察員回來報告:有400多名鬼子從平山城出來朝這裏疾馳增援。盧紹武與陳團長會商一下,決定撤出戰鬥。便命令各營互相掩護,背起繳獲的槍炮,趁著冬天的黃昏撤離戰場。敵人占領了溫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