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之用(1 / 2)

那好,我們且跳過這樁神奇的案子。這大概也是帕慕克的目的所在,他對偵探小說毫無興趣。小說中,主人公卡利普就“受不了偵探小說”,“絲毫沒有興趣浪費時間在偵探小說虛構的世界裏”。帕慕克關心的是,一個人能否成為他自己。推而廣之到伊斯坦布爾和土耳其,問題變成:伊斯坦布爾和土耳其能否成為它們自己。非常現代性的問題,這足以證明帕慕克是個世界性的好作家。能否成為,如何成為,成為如何,不成為又如何,小說中已有精辟論述,感興趣者可以看《黑書》——的確值得一看。我想說的,是另外值得一看的地方。

還是囉嗦和老做派。這裏應該叫細膩和耐煩。這需要多大的膽量啊,在全世界的各個人種、印鈔車間、三輪車、房地產業、雌雄兩用激素、奔騰N86、奶牛、種馬場和白化病青蛙一起高呼快快快的呐喊聲裏,帕慕克逆流而上,簡直是文學上的反動。他慢,很慢,極其慢,慢到了要把剛經過的街道兩邊的每一扇窗戶的顏色和形狀都告訴你。我想象一個叫帕慕克的著名漁夫,一網子下去拎上來一堆東西,檢點成果的時候他會慢條斯理地向世界宣布:這是大魚(此魚極少,能撈到是因為我運氣好),這是小魚(比較多,它喜歡吃一種名叫某某的水草,該水草三年開一次花),這是貝殼(因為隻剩下殼),這是水草(顯然已經死了半個月以上,你看顏色都變黑了),這是變了形的舊拖鞋(一九八九年,Made In a),這是一塊花崗岩石頭(長相不守規矩),這是一盞台燈的底座(價格應該不貴,產自一家民營作坊,該企業常年偷稅漏稅),這是一本正在腐爛的書脊(據我的閱讀記憶,此書應是《金瓶梅》,少兒不宜處刪掉了一些字),這是另一種大魚,這是小魚,這還是小魚,這是螺螄,這是,這是,這是,等等。我剛列舉了兩百字就失掉了耐心,而帕慕克兩千字經常都打不住。

帕慕克就是帕慕克。實話實說,我很羨慕他的膽識和耐心,因為這恰恰是我們當下的寫作所普遍缺少的。當然你會列舉無數例證,說很多作家的囉嗦能讓人窒息,我相信,我看小說也屢有呼吸困難的時候;不過,我覺得帕慕克的囉嗦遠比他們的好玩,他不讓你煩,他在鋪排描寫時附加大量的信息,他的喋喋不休總能及物地有所指:上天入地,古往今來,宏大的,私人化的——他告訴你,作為一個作家,他不僅“看”了,而且“看見”了,而且“仔細觀察”了。這是薩拉馬戈在《失明症漫記》的題詞的訓誡,引自“箴言書”: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見,如果你能看見,就要仔細觀察。

可見這不僅是膽識和耐心,還是不尋常的本事。能將細節如此落實,需要多好的記憶和想象能力。前段時間在美國,偶然讀到寫帕慕克的一段文章,說他有拍攝的愛好,外出總要裝備齊全,見到有意思的人事就拿出家夥一陣狂拍,然後回到家反複觀看。我就明白了,也許他記憶力的確很好,但誰的記憶力和想象力能比錄像機更好呢?他看,他看見,他仔細觀察,這麼一來他每次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回到現場。去年他在北大演講,我混在學生裏當聽眾,結束後,就看見他拿著相機在拍。

那好,我們且跳過這樁神奇的案子。這大概也是帕慕克的目的所在,他對偵探小說毫無興趣。小說中,主人公卡利普就“受不了偵探小說”,“絲毫沒有興趣浪費時間在偵探小說虛構的世界裏”。帕慕克關心的是,一個人能否成為他自己。推而廣之到伊斯坦布爾和土耳其,問題變成:伊斯坦布爾和土耳其能否成為它們自己。非常現代性的問題,這足以證明帕慕克是個世界性的好作家。能否成為,如何成為,成為如何,不成為又如何,小說中已有精辟論述,感興趣者可以看《黑書》——的確值得一看。我想說的,是另外值得一看的地方。

還是囉嗦和老做派。這裏應該叫細膩和耐煩。這需要多大的膽量啊,在全世界的各個人種、印鈔車間、三輪車、房地產業、雌雄兩用激素、奔騰N86、奶牛、種馬場和白化病青蛙一起高呼快快快的呐喊聲裏,帕慕克逆流而上,簡直是文學上的反動。他慢,很慢,極其慢,慢到了要把剛經過的街道兩邊的每一扇窗戶的顏色和形狀都告訴你。我想象一個叫帕慕克的著名漁夫,一網子下去拎上來一堆東西,檢點成果的時候他會慢條斯理地向世界宣布:這是大魚(此魚極少,能撈到是因為我運氣好),這是小魚(比較多,它喜歡吃一種名叫某某的水草,該水草三年開一次花),這是貝殼(因為隻剩下殼),這是水草(顯然已經死了半個月以上,你看顏色都變黑了),這是變了形的舊拖鞋(一九八九年,Made In a),這是一塊花崗岩石頭(長相不守規矩),這是一盞台燈的底座(價格應該不貴,產自一家民營作坊,該企業常年偷稅漏稅),這是一本正在腐爛的書脊(據我的閱讀記憶,此書應是《金瓶梅》,少兒不宜處刪掉了一些字),這是另一種大魚,這是小魚,這還是小魚,這是螺螄,這是,這是,這是,等等。我剛列舉了兩百字就失掉了耐心,而帕慕克兩千字經常都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