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血瘀體質,關鍵在於活血(2 / 3)

如果將氣比作將軍,那血就是士兵,氣對血具有統攝、固攝的作用,血循行於脈中便不致外溢。氣的這種功能可以通過脾統血的功能來實現。如果氣虛,氣不攝血,便會導致各種出血疾病。

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虛無力或氣滯,都會導致血瘀。如果氣機逆亂,血行失序,血隨氣升,就會出現麵紅、目赤,甚至吐血、衄血等現象;如果血隨氣陷,便可能出現下腹墜脹、下血、崩漏等。這就是為什麼有很多女人在臨近絕經期時容易出現月經崩漏的現象。

另一方麵,血是氣的載體,氣存在於血中,依附著血便不會導致散失,依賴著血的運載功能到達全身。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麵,人在大出血時,整個人看上去氣若遊絲,此時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會要了病人的性命。

不過,氣和血還有一層特殊的關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體的脆弱,那就是血可養氣。如果血虛時,氣也衰,適當補血便可以生氣。總結一句話:氣和血之間有著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相互製約的關係。

《紅樓夢》中賈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女人生來柔情似水,說的是女人的形,而血才是女人內在的神韻,真正的生命原動力,血為女人健康、美麗的根本。但是由於特殊生理因素,女人一生都在失血耗血,所以,女人的一生更是與血有著不解之緣。

我們經常聽到很多愛美的女性抱怨自己皮膚粗糙、鬆弛、老化、長斑,抱怨自己的發質不好、掉發,抱怨過後便將大把的錢送到美容院裏,換來的卻是短暫的美麗,過不了多久,皮膚便又繼續變得粗糙、鬆弛……其實,這些症狀皆由氣血失衡而起。

所謂氣血失衡時,氣便不能將血液按時送到皮膚,皮膚就會缺少營養物質的滋養,變得粗糙、鬆弛、老化;血便不能停留在皮膚表麵,形成色素積澱,進而形成斑。所以,斑就是氣滯血瘀的標誌;發為血之餘,氣血失衡,頭發肯定會脫落的。

由此可見,真正的美容應從調理氣血入手,隻有氣血平衡了,麵色才能白裏透紅,神清氣爽,生活才得安逸,周身充滿活力,既無病痛,又可健康美麗。

血瘀體質養生重在行氣祛瘀

血瘀體質者一般存在血行不暢的特點,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血瘀體質者一定要避免寒冷刺激。血瘀體質者大都耐春夏不耐秋冬,因為秋冬陽氣內斂,血行的速度減慢,兼寒性收引,血行受阻,秋冬季節應當注意防寒保暖,進而護陽氣;夏季應當避免貪涼,也不能過食冷飲,避免長期在潮濕環境中工作,以免加重血瘀。

血瘀體質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行氣祛瘀,而行氣祛瘀的重點就是活血化瘀、疏利通絡。“氣為血之帥”,氣血氣滯會導致血瘀,氣行則血行,應當通過行氣來化瘀,因此,活血化瘀應當根據自身情況補氣、行氣。

津血同源,津枯則血燥,血液濃縮黏稠則致血行滯澀,因此,血瘀體質者還應當注意養陰以活血,可以適當喝些葡萄酒來促進血液循環。

《血證論·陰陽水火血氣論》上有記載:“運血者,即是氣。”因此,想要防止血瘀應當從補氣著手,因為血要靠氣之推動才可以正常運行。

血瘀體質者生病的原因可能與氣血瘀滯有關,氣血在體內形成瘀滯則有可能化成寒或熱,甚至痰瘀相雜成隱患。養生的根本在於活血化瘀,應當調整好自身氣血,適當吃些補血活血食物或中藥,閑暇的時候做些有利於心髒血脈的運動,調整好心理狀態,以促進身心健康。

除此之外,強健脾胃也是血瘀體質養生養顏之重點,因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隻有脾胃健運,氣血運行才得順暢,反之,若脾虛濕重,則易導致氣血瘀滯,而脾胃虛寒,食物的運化就會出問題,人體之氣就會不足,在這種情況下,血液運行很難有保障。那麼要怎麼做才能強健脾胃呢?

中藥療法

柴胡、香附、鬱金、當歸、川芎、紅花、薤白、枳殼、桃仁、銀杏葉等能行氣、活血的中藥,能改善氣滯血瘀的體質。有理氣、活血化瘀作用的方劑包括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湯、失笑散等,可以根據氣滯血瘀部位不同靈活選擇。

飲食宜忌

可以適當吃些性溫味甘辛的食物,有健脾補氣、溫暖腸胃、祛寒的作用,如秈米、羊肉、雞肉、牛肚、豬肚、鰱魚、草魚、荔枝、辣椒、韭菜、芥菜、肉桂、幹薑、生薑、花椒、胡椒、小茴香、白蔻、紅糖等。

盡量避免吃性質寒涼、易損傷脾胃陽氣的食物,如蓧麥、綠豆、豆腐、空心菜、茄子、黑木耳、金針萊、冬瓜、芹菜、莧萊、黃瓜、苦瓜、西瓜、柿子、香蕉、梨、桃子等。

按摩調理

按摩神闕穴:采取掌揉的方法,兩手掌相疊,掌心緊貼神闕穴,做環狀運動,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做100次。按揉時動作要輕柔緩慢,局部有熱脹感為度,有和胃理氣、健脾和中的功效。

推經按穴:沿著足大趾內側緣、小腿內側脛骨內側緣從下向上推足太陰脾經,每次推10遍,之後點按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第一蹠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10厘米處)、陰陵泉(位於膝關節內側,脛骨內側髁凹陷處)穴和壓痛點各半分鍾。能調理脾胃,活血通絡。

精神調養

血瘀體質的人易心煩、急躁、健忘,還會表現出憂鬱、苦悶、多疑,出現和氣鬱相似的不良心態。在精神調養中,要注意培養樂觀、歡樂、開朗的精神狀態,保持精神愉悅,有助於氣血順暢,調和營衛,進而改善血瘀體質。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采取適合自己的調理方法,用平常心來麵對生活,寬容對待自己與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