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濕熱體質,除濕祛熱,皮膚更水嫩(2 / 3)

幾年前,我曾接診過一位濕熱體質的女性患者,我問她哪不舒服,她說自己最近一段時間的白帶不正常,不但顏色有些發黃,還伴隨著難聞的味道,內褲上常常殘留著黏糊糊的東西。我為她把了把脈,結果發現她脈象滑數,之後觀察其舌象,發現她的舌質紅,舌苔黃膩。之後我進一步詢問她是否存在其他症狀。她告訴我除了上述症狀外,還經常覺得兩脅隱隱疼痛,且腰部脹痛,小便發黃,大便黏滯。

經過一番診斷,我斷定她所出現的症狀是濕熱體質引起的,於是給她開了個改善濕熱體質的中藥方,並囑咐她服藥1個療程之後再回來複查。等到她再來複查的時候,我為她把脈後,發現她的症狀已經有所好轉,我又給她開了幾副方,希望她可以早日康複。

其實,不僅是白帶異常和濕熱體質有關係,陰道炎的發生也與濕熱體質脫不了幹係。陰道炎為肝經鬱熱導致的,肝喜歡疏泄,若肝氣長時間鬱結,就會在身體中生火,肝木易克脾土,肝火旺盛,脾胃功能就會受損,脾胃受損,水濕就會停留在身體之中。水濕和內火鬥爭的時候,就會沿著肝經向下走。足厥陰肝經向下繞經陰部,濕熱一定會沿著肝經直犯陰部,如此一來,給細菌、病蟲提供了棲息地,便誘發了上述症狀。因此,女性想要離“下體味兒”遠點,首先要做的就是熄滅肝火、消除內熱,還要注意殺蟲止癢。

其實說這麼多隻是想告訴濕熱體質的女性一定要關注自己泌尿生殖係統的健康。心、肺、腦等相關疾病中,濕熱證並不常見,這也體現出了濕邪重濁之性,比較易侵襲人體下部。隻有了解這個特性之後,才可以有效預防泌尿生殖係統方麵的疾病。

濕熱體質女性的日常飲食一定要清淡,盡量避免吃燒烤、油炸、甜膩類食物,容易上火的食物也要少吃,如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平時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

生活中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保持陰部的清潔、幹燥,每天用清水衝洗陰部,同時確保女性用品的幹燥,毛巾等清潔用品要經常放到太陽光下麵暴曬,或者是用熱水煮沸進行消毒。避免熬夜,規律作息,防止過度疲勞,導致抵抗力低下,給病菌入侵提供便利條件。

如果生殖泌尿係統已經被感染,一定要抓緊時間治療。研究表明,生殖泌尿係統最佳的治療時間是在染病後1~2天內,最好不要超過24小時。最初被感染的1~2天,身體會出現一些不適感覺,如尿道不適、輕微紅腫、尿道分泌物增多等,此時一定要有足夠的重視度,因為這個階段最容易消滅細菌、病毒,因為處在這個階段的細菌、病毒仍然處在萌芽狀態,容易用藥控製。

如果已經被細菌感染了10天以上,細菌、病毒已經大量繁殖,會逐漸侵入尿道,並且會擴散蔓延,表現出尿頻、尿急等症。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細菌、病毒對人體的危害也非常輕微,不會特別嚴重,而且有一些仍屬於局部感染,細菌、病毒在這個階段沒有耐藥性,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挑選能有效治療藥物,用各種能有效治療的手段綜合發揮作用。

濕熱體質養生重在行氣活血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這樣說:“這幾天濕熱重,喝點涼茶調節一下吧。”中醫認為,濕熱就是濕邪和熱邪相互結合的一種病症。濕熱產生的原因有多方麵,如抽煙、喝酒、熬夜、滋補不當等。

濕熱體質的女性與痰濕體質的女性一樣,在美容方麵麵臨著很大困擾。而濕熱體質的女性主要是外形上有“濁”。

美麗、健康的女孩一定是看起來幹淨清爽的,她們不但擁有烏黑、柔順的頭發,而且沒有頭屑,皮膚光滑細嫩,身上沒有異味,有些女性的身體甚至還會散發出淡淡的香氣。

沒有哪個女性不想這樣冰清玉潔。其實,好氣色、好肌膚、好體味和人體的氣血、內髒等多個方麵都是有聯係的,要知道,美麗是以健康為基礎的。

一旦身體健康受損,人體之“濁”多於“清”,女性的容貌就會受損,表現出頭發油膩、頭皮屑多;皮膚油膩,毛孔變得粗大,麵生痤瘡,皮膚質感粗糙;膚色不均,有色斑;眼睛渾濁,脂肪沉澱,眼內布滿了血絲,眼屎較多;鼻頭紅赤;牙齦紅、牙齒發黃,有口氣;身體易出汗,汗味大、體味大,白帶多且多呈現黃色;易急躁。

其實,多數濕熱體質的女性都在受這種“濁”的困擾,變得不那麼美麗,顯得不精神、邋遢,想要通過遮瑕功能好的化妝品來遮掩臉上的粉刺和油膩,然而厚重的化妝品卻隻會讓麵部肌膚的狀況越來越糟。其實,我們隻要做到清潔、防曬,保證充足的睡眠、提高睡眠質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如果你就是這種體質的女性,而且已經被“濁”所困擾,那麼一定要學會科學美容,千萬不要往臉上亂抹化妝品。我們隻需要做到清潔,防曬,睡好覺,心情好,再加上“六通”,皮膚狀況自然能得到改善,逐漸變得清爽而有光澤。

“濁”的出現通常和濕熱、瘀血、痰濕這三種體質有密切關係,因此,要想脫離、預防“濁”,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進而改善體質,讓偏頗體質恢複到平和狀態。

想要擺脫濕熱體質,首先要了解自己究竟是濕重還是熱重。濕重則應當以化濕為主,可以通過艾灸來化人體之濕,中醫認為,艾灸能開鬱、祛濕、補陽,能通過補充人體的陽氣來調理體質,陽氣進入人體之後,會將濕邪、熱邪全部驅除出體外。有艾灸經曆的女性可能有這樣的體會:進行艾灸時,皮膚上有水汽出現,其實這就是濕氣外排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