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上,我說過一個黑洞和發光體的理論。黑洞般的人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他們隻能關注到事情,完全看不到人,沒有情感,隻有對錯,仿佛一個隻會給你的功課打叉或打鉤的老師在你身邊。這樣的人一出現,周圍的溫度似乎都會降低。
那時的我就是一個黑洞。這個黑洞開始吞噬我的婚姻、事業、人際關係、友情、親情……我能感覺到生活出了問題,但我無法停止自己的黑洞模式,因為我根本意識不到是自己的應對方式出了問題。
我的黑洞模式命運的轉機就是在遇見NLP之後。若非如此,現在的我可能和很多人一樣,要麼抱怨著生活不如意,要麼正在苦苦尋找破解之法,甚至,可能已經心灰意冷。
學過NLP之後,我才發現,過往人生中的很多不順,多數是由自己的處事模式造成的,這種處事模式就是我經常掛在嘴邊的“對事不對人”,再說得明白一點就是“目中無人”。是的,這就是當年的我,眼中隻有事,隻有道理,根本容不下人,更別說情感了。
和曾經的我一樣,很多人都認為“對事不對人”是一個優點,他們將這個“優點”運用到工作中、婚姻中,甚至教育子女上。因為隻能看到事情,看不到人,他們永遠有處理不完的事情,一直深陷於一件又一件事情中,生活忙碌卻不如意,甚至災難不斷、痛苦不斷。
從事心理學教育20年來,遇到很多人,他們每天都要應付各種各樣的事情,覺得自己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卻遭到伴侶的不解、同事的刁難、子女的冷漠,仿佛做的事情越多,結局越糟糕。有人在婚姻中付出了很多,但是婚姻解體;為子女教育付出了很多,但子女不成才;為企業經營付出了很多,甚至犧牲掉健康,但是企業發展並不如意。
婚姻的和諧之道,是否就隻能是忍讓對方?企業要發展,是否必須處理無窮無盡的事務?子女要成才,父母需要付出多大代價?
白天應對工作,晚上應對家人,你並非不努力,你已經盡了自己所有的努力,解決生活拋給你的一個又一個難題,但是,為何你這麼忙碌,仍然達不到預期效果?
這世界上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讓我們從忙碌中解脫,但是又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呢?
如果你有機會和認識我很久的朋友聊天,你一定會聽到他們說,團長變了。是的,我變了,用我太太的話說,我由一個“木頭”慢慢變成一個人了。回顧我從事教育行業這20年走過的路,我知道,讓我改變的是NLP、薩提亞、催眠、完形、教練技術等這些應用心理學。這些好學問能夠幫到我,我相信它同樣能夠幫到更多的人!所以,我創辦了三個機構來傳播這些好學問:一是中國NLP學院,致力於傳播NLP以及與NLP相關的學問;二是壹心理,致力於通過互聯網讓更多人受益於心理學,經過團隊的努力,壹心理目前已擁有近2000萬用戶,每天都在影響著數以百萬計的人;三是大成心理學校,致力於培養心理學專業人才,爭取未來發展成為一所造福人類的心理學院。
在課堂上,我說過一個黑洞和發光體的理論。黑洞般的人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他們隻能關注到事情,完全看不到人,沒有情感,隻有對錯,仿佛一個隻會給你的功課打叉或打鉤的老師在你身邊。這樣的人一出現,周圍的溫度似乎都會降低。
那時的我就是一個黑洞。這個黑洞開始吞噬我的婚姻、事業、人際關係、友情、親情……我能感覺到生活出了問題,但我無法停止自己的黑洞模式,因為我根本意識不到是自己的應對方式出了問題。
我的黑洞模式命運的轉機就是在遇見NLP之後。若非如此,現在的我可能和很多人一樣,要麼抱怨著生活不如意,要麼正在苦苦尋找破解之法,甚至,可能已經心灰意冷。
學過NLP之後,我才發現,過往人生中的很多不順,多數是由自己的處事模式造成的,這種處事模式就是我經常掛在嘴邊的“對事不對人”,再說得明白一點就是“目中無人”。是的,這就是當年的我,眼中隻有事,隻有道理,根本容不下人,更別說情感了。
和曾經的我一樣,很多人都認為“對事不對人”是一個優點,他們將這個“優點”運用到工作中、婚姻中,甚至教育子女上。因為隻能看到事情,看不到人,他們永遠有處理不完的事情,一直深陷於一件又一件事情中,生活忙碌卻不如意,甚至災難不斷、痛苦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