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一天我恍然大悟,我發現自己走進了一條死胡同。如果我再這樣“忙碌”下去,我和我的企業、我的家庭、我的生活通通都要完蛋。我花了不少時間改變自己的想法,改變管理方法,經過很多次嚐試,今天的我,終於可以經營著兩家公司、一所學校,投資數家企業,卻仍然有時間泡上一杯清茶,寫下這些文字,與大家分享我的經驗和思考。
我最重要的轉變來自對一句話的新認識。
很多管理者都說“我這是對事不對人”,不知道這句話是何時出自何人之口,但這句話似乎已經成了一個“公理”,也成了一種人生哲學。“對事不對人”這種觀點可以讓我們做事更客觀、更理智,是對抗中國這種傳統人情社會的利器。但凡事有利必有弊,若一個管理者隻能“對事不對人”,就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事務之中。事情做不完還是其次,和你共事的人也會漸漸疏遠你,因為你已變成了一台工作機器,冰冷無趣。以後員工對你的評價大概隻有一句:若不是看在錢的分兒上,誰為他工作!可是會不會有更嚴重的情況,用錢都請不到人做事?這並非聳人聽聞,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下麵這個故事的主角蘇梅,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終於有一天我恍然大悟,我發現自己走進了一條死胡同。如果我再這樣“忙碌”下去,我和我的企業、我的家庭、我的生活通通都要完蛋。我花了不少時間改變自己的想法,改變管理方法,經過很多次嚐試,今天的我,終於可以經營著兩家公司、一所學校,投資數家企業,卻仍然有時間泡上一杯清茶,寫下這些文字,與大家分享我的經驗和思考。
我最重要的轉變來自對一句話的新認識。
很多管理者都說“我這是對事不對人”,不知道這句話是何時出自何人之口,但這句話似乎已經成了一個“公理”,也成了一種人生哲學。“對事不對人”這種觀點可以讓我們做事更客觀、更理智,是對抗中國這種傳統人情社會的利器。但凡事有利必有弊,若一個管理者隻能“對事不對人”,就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事務之中。事情做不完還是其次,和你共事的人也會漸漸疏遠你,因為你已變成了一台工作機器,冰冷無趣。以後員工對你的評價大概隻有一句:若不是看在錢的分兒上,誰為他工作!可是會不會有更嚴重的情況,用錢都請不到人做事?這並非聳人聽聞,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下麵這個故事的主角蘇梅,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