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下短記(1 / 3)

我貼近牆根獨自往回走,那牆很長,很長而且荒涼,記憶在這兒又出了差誤,好像還是街燈未亮、迎麵的行人眉目不清的時候。晚風輕柔得讓人無可抱怨,但魂魄仿佛被它吹離,飄起在黃昏中再消失進那道牆裏去。撿根樹枝,邊走邊在那牆上輕劃,磚縫間的細土一股股地垂流……哢嚓一下所送走的,都紮根進記憶去釀製未來的問題。

那很可能是我對於牆的第一種印象。

隨之,另一些牆也從睡中醒來。

幾年前,有一天傍晚“散步”,我搖著輪椅走進童年時常於其間玩耍的一片胡同。其實一向都離它們不遠,屢屢在其周圍走過,匆忙得來不及進去看望。

記得那兒曾有一麵紅磚短牆,牆頭插滿鋒利的碎玻璃碴兒,我們一群八九歲的孩子總去攪擾牆裏那戶人家的安寧,攀上一棵小樹,扒著牆沿央告人家把我們的足球扔出來。那麵牆應該說藏得很是隱蔽,在一條死巷裏,但可惜那巷口的寬度很適合做我們的球門,巷口外的一片空地是我們的球場。球難免是要踢向球門的,倘臨門一腳踢飛,十之八九便降落到那麵牆裏去。牆裏是一戶善良人家,飛來物在我們的央告下最多被扣壓十分鍾。但有一次,那足球學著籃球的樣子準確投入牆內的麵鍋,待一群孩子又爬上小樹去看時,雪白的麵條熱氣騰騰全滾在煤灰裏。正是所謂“三年困難時期”,足球事小,我們乘暮色抱頭鼠竄。好幾天後,我們由家長帶領,以封閉“球場”為代價換回了那隻足球。

條條小巷依舊,或者是更舊了。可能正是“國慶”期間,家家門上都插了國旗。變化不多,唯獨那“球場”早被壓在一家飯館和一座公廁下麵。“球門”對著飯館的後牆,那戶善良人家料必是安全得多了。

我搖著輪椅走街串巷,閑度國慶之夜。忽然又一麵青灰色的牆叫我怦然心動,我知道,再往前去就是我的幼兒園了。青灰色的牆很高,裏麵有更高的樹,樹頂上曾有鳥窩,現在沒了。到幼兒園去必要經過這牆下,一俟見了這麵高牆,退步回家的希望即告斷滅。那青灰色幾近一種嚴酷的信號,令童年分泌恐怖。

這樣的“條件反射”確立於一個盛夏的午後,所以記得清楚,是因為那時的蟬鳴最為浩大。那個下午母親要出長差,到很遠的地方去。我最高的希望是她不去出差,最低的希望是我可以不去幼兒園,在家,不離開奶奶。但兩份提案均遭否決,據哭力爭亦不奏效。如今想來,母親是要在遠行之前給我立下嚴明的紀律。哭聲不停,母親無奈說帶我出去走走。“不去幼兒園!”出門時我再次申明立場。母親領我在街上走,沿途買些好吃的東西給我,形勢雖然可疑,但看看走了這麼久又不像是去幼兒園的路,牽著母親的長裙心裏略略地鬆坦。可是!好吃的東西剛在嘴裏有了味道,迎頭又來了那麵青灰色高牆,才知道條條小路相通。雖立刻大哭,料已無濟於事。但一邁進幼兒園的門檻,哭喊即自行停止,心裏明白沒了依靠,唯規規矩矩做個好孩子是得救的方略。幼兒園牆內,是必度的一種“災難”,抑或隻因為這一個孩子天生的怯懦和多愁。

我貼近牆根獨自往回走,那牆很長,很長而且荒涼,記憶在這兒又出了差誤,好像還是街燈未亮、迎麵的行人眉目不清的時候。晚風輕柔得讓人無可抱怨,但魂魄仿佛被它吹離,飄起在黃昏中再消失進那道牆裏去。撿根樹枝,邊走邊在那牆上輕劃,磚縫間的細土一股股地垂流……哢嚓一下所送走的,都紮根進記憶去釀製未來的問題。

那很可能是我對於牆的第一種印象。

隨之,另一些牆也從睡中醒來。

幾年前,有一天傍晚“散步”,我搖著輪椅走進童年時常於其間玩耍的一片胡同。其實一向都離它們不遠,屢屢在其周圍走過,匆忙得來不及進去看望。

記得那兒曾有一麵紅磚短牆,牆頭插滿鋒利的碎玻璃碴兒,我們一群八九歲的孩子總去攪擾牆裏那戶人家的安寧,攀上一棵小樹,扒著牆沿央告人家把我們的足球扔出來。那麵牆應該說藏得很是隱蔽,在一條死巷裏,但可惜那巷口的寬度很適合做我們的球門,巷口外的一片空地是我們的球場。球難免是要踢向球門的,倘臨門一腳踢飛,十之八九便降落到那麵牆裏去。牆裏是一戶善良人家,飛來物在我們的央告下最多被扣壓十分鍾。但有一次,那足球學著籃球的樣子準確投入牆內的麵鍋,待一群孩子又爬上小樹去看時,雪白的麵條熱氣騰騰全滾在煤灰裏。正是所謂“三年困難時期”,足球事小,我們乘暮色抱頭鼠竄。好幾天後,我們由家長帶領,以封閉“球場”為代價換回了那隻足球。

條條小巷依舊,或者是更舊了。可能正是“國慶”期間,家家門上都插了國旗。變化不多,唯獨那“球場”早被壓在一家飯館和一座公廁下麵。“球門”對著飯館的後牆,那戶善良人家料必是安全得多了。

我搖著輪椅走街串巷,閑度國慶之夜。忽然又一麵青灰色的牆叫我怦然心動,我知道,再往前去就是我的幼兒園了。青灰色的牆很高,裏麵有更高的樹,樹頂上曾有鳥窩,現在沒了。到幼兒園去必要經過這牆下,一俟見了這麵高牆,退步回家的希望即告斷滅。那青灰色幾近一種嚴酷的信號,令童年分泌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