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0章 敬酒(1 / 3)

陽城市中心的八一公園是陽城市內一座曆史很悠久的公園。早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這裏就是外國領事區。公園內古木參天,綠樹成蔭,是陽城市中心難得的清靜之地。在公園的東北角上有一個建有十幾棟歐式小樓的住宅小區。在寸金寸土的陽城市中心,有這樣一個位置絕佳,鬧中取靜的住宅小區本身就說明了這裏的住戶不凡的身份。不過,陽城市的人都知道,這裏就是陽城市的常委院。

常委院二號小樓二樓的小客廳燈光通明。難得沒有出去應酬的陽城市委副書記、市長竺立群正悠閑的靠在沙發上翻看著一本有著名作家二月河寫的《雍正王朝》。這本書早在幾年前就改編成了電視連續劇,據說還創下了當時全國的收視紀錄。平時忙於公務的竺立群當然不可能有時間看電視,就讓秘書把書找來,沒事的時候翻上兩頁。書中的情節,特別書中描寫的幾位阿哥爭位以及雍正幾位後的政治鬥爭讓竺立群非常感興趣,回想自己走過的曆程,和書中所描寫的政治鬥爭從本質上何嚐不是一個道理。

竺立群已經五十有六,做完這屆市長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就該退居二線了。但是竺立群從一開始就不甘心。如果能坐上正省級的位子,他就能幹到六十五歲。本來,去年年底原任市委李書記退居二線,調任省人大副主任的時候,他是有機會能接任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這個位子的。省委常委,早在六年前竺立群從延河市市委書記提拔成為遼河省副省長的時候,就是竺立群心中的目標。

應該說竺立群也是一個比較能幹的市長,在延河主政的時候,他不但把延河市的經濟從省裏排名比較靠後拉到了前幾名,而且大力提倡城市建設,使得延河這座東北的小城徹底改頭換麵,成為一座新興的城市。憑借這兩項政績使得竺立群在五十歲那年成為了遼河省的副省長。當時,在遼河四套班子中還是比較年輕的一位。在副省長的位置上幹了不到三年又被任命為省會副省級城市陽城市的市長。級別雖然沒有變化,但從一個副省長到主政一個副省級城市,對於竺立群來說無疑是重用。而且當時的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已經六十出頭,不出意外的話,他可以順利接班。但是當機會就在眼前的時候,許斌空降成為了遼河省委常委、陽城市委書記。這讓竺立群的心裏很不平衡。

從副省長到市長,在陽城這座城市竺立群已經待了六年了。特別是擔任市長的這三年多時間裏,竺立群已經牢牢地把握了陽城市的大權。竺立群喜歡搞城市建設,這不但能給竺立群帶來政績而且還給他帶來巨大的利益。不過,在陽城的經濟建設中,竺立群依舊沿用當時在延河市的手段。但卻非但沒有把陽城市的經濟搞上去,反而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實際上,陽城市作為一個大型的工業城市絕不是一個小小的延河市能相比的。竺立群沒有從自身上找原因,甚至把陽城市經濟滑坡的責任歸咎到國家政策的變化和國企改革的身上。

在竺立群上任之初,曾先後幾次在不同的會議上強調,要給外商投資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其中包括娛樂環境。甚至公開指責公安機關,你們老到賓館、娛樂場所查什麼?與此同時,他還讓稅務部門收********的個人所得稅,這實際上等於向社會發出信號:********在陽城是合法的。在竺立群這種為外商創造良好娛樂環境思想的支配下,陽城市的****娛樂行業迅速膨脹。全國各地的********雲集陽城,陽城市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洗頭房、練歌房、桑拿浴、足療屋。然而,陽城市的招商引資工作並沒有因為竺立群創造的所謂給外商投資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有明顯的提高。反而,遼西工業區的國企紛紛倒閉停產,到處充斥著下崗工人。

當然,竺立群的思想解放,不僅僅表現在創造投資環境上,上任不久就利用輿論開路。瘋狂地唱起了美化城市之歌。爾後,他還感到不夠勁兒,又極“富有戰略眼光”地搞起了兩個超常的特大工程。一是在一環和三環之間,搞了一個大二環;提前八年圓了陽城的二環夢。二是圍繞大二環,他非常有想法地決定建立百裏環城體係———百裏水上帶狀公園。

這兩個超大的工程給竺立群帶來政績以及巨大利益的同時,不但把陽城市的財政資金消耗一空的同時,欠下了銀行高額的貸款。而且也欠下了幾十萬下崗工人數十億的債。或許正是出於這個原因,遼河省委最終沒有把竺立群放到市委書記的位置上,而是接受了中央組織部推薦的許斌。

許斌是從團中央調過來的,在陽城沒有任何的根基,而且比竺立群要小十多歲。雖然許斌後麵有中央幾個大佬的影子,但是竺立群根本沒把許斌放在眼裏。

自從許斌上任後,竺立群在開會時三種非常有趣的現象:一是開常委會時,所有的常委包括書記都來了,常常出現書記等市長的場麵;二是書記市長同時參加的重要會議,他經常超越書記先拍板表態;三是在他的“領地”市政府開會,他就更一手遮天了,稍不如意,張嘴就罵:“你******想不想幹了,不想****就收拾你!”如果這些現象放在別的地區,可能變成政治事件。但在陽城,大家對他司空見慣又奈何不得。可他卻認為這就是魄力,認為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表現。

但是,近來竺立群卻有些心煩。自從竺立群擔任市長以後,和常務副市長肖向東的合作一直是相當緊密的。肖向東分管著建設和國企改製如今最有油水的兩大塊,在竺立群看來,這是他論功行賞分封給肖向東的。但是,隨著肖向東把這兩大塊越來越緊的攥在手裏的時候,就變了味道了。特別是最近肖向東沒有經過竺立群的同意,把市中心的一塊土地批給了香港的一家企業,而且還把陽城的兩家國企通過產權改製的形式出賣給了南方的一家企業。這引起了竺立群極大的不滿,分明是在挑戰他在陽城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