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陳寧在張凱的陪同下走過來的時候,俞德華連忙迎了上去。陳建華和周軍在昨天的幹部大會上都是見過這位新任代市長的。連忙各自懷著忐忑的心情跟了上去。誰不想在新市長的心裏留下一個好印象,但是今天的事,恐怕再怎麼樣,也不會得到這位新市長的好感。
“市長,您辛苦了。”俞德華神情凝重向陳寧伸出雙手說道。發生這種群體性事件,他作為政法委書記、公安局局長,肩上的擔子是非常重的。剛才,他看到陳寧爬在警車頂上向人群喊話,俞德華在敬佩的同時,也有幾分感激。
“俞局。”陳寧握著俞德華的手,長舒了一口氣。同時也看了看站在俞德華身邊的陳建華和周平兩人。他們倆陳寧並不認識。
“陳市長,我是淩河區委書記陳建華,這位是區長周軍。”陳建華連忙上前一步,自我介紹道。
“陳市長,我們淩河區發生這樣的事件,作為區委書記我有責任,我向您檢討。”接著,陳建華又連忙擺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主動向陳寧檢討。
“現在不是檢討和追究責任的時候,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該如何平息事件,防止事態進一步的發展。”陳寧看了一眼陳建華說道。這個時候,陳寧顧不上跟陳建華計較。不過,陳建華的主動檢討卻引起了陳寧對他有些反感。
“俞局。”陳寧轉頭又對俞德華說道。
“市長,徐書記已經給我交待了,這裏您是總指揮,我們全體幹警服從您的指揮。”俞德華連忙說道。其實,徐文斌關照他的時候,俞德華已經猜出了徐文斌的意思。作為已經向徐文斌靠攏的俞德華,此時也何嚐不想借此事件來探探這位空降的代市長的深淺。不過,剛才他看到的一幕,讓俞德華看到了陳寧的膽量和勇於麵對的氣魄。也讓俞德華感到這位新任代市長絕不是他原先想象中的這麼簡單。
不過,這個時候俞德華也來不及多想,隻聽到陳寧繼續說道:“俞局,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被圍在中間的警車和肇事者出不去,如果時間一旦拖得過長,恐怕會一起事態的進一步擴大,而且對車裏的肇事者也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市長,您的意思是?”俞德華看著眼前的人山人海,皺著眉頭說道。俞德華也是一位有相當經驗的老公安了,經驗十分豐富,他心裏清楚,這個時候想驅散人群,光靠現在一百多名防暴警察顯然是不夠的。
“強行打開一條通道,讓中間的警車帶著肇事者迅速離開。”陳寧的眼中閃過一絲厲色。剛才,他站在車頂上喊了半天,除了剛開始起一點效果之外,後來根本就不管用。光靠勸阻,這條路根本就走不通,必須要采取強力手段。
“如果強行打開通道的話,是不是會激怒群眾,使事態進一步惡化。”俞德華有些擔心的說道。以往處理這種群體性事件,政府的態度一般都是先恐嚇,如果不行再哄,隻要群眾解散就萬事大吉。采取強製措施一般都不太敢,除了害怕激怒群眾,使事態進一步惡化以外,而且還害怕承擔責任。畢竟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雖然現在已經淪落為口號,但是一旦要追究起責任來,這就是嚴重的政治錯誤。這是那些千方百計想往上爬的官員們,所不敢承擔的政治風險。
“現在車上的肇事者是此次事件矛盾的焦點,必須要盡快把肇事者轉移,不然事態會更加嚴重。必須要采取強製措施。”陳寧搖了搖頭,神色堅決的說道。
“陳市長,剛才我已經通知了消防大隊,是不是再等等,我擔心目前的警力有些不足。”看到陳寧堅定的神情,俞德華還是十分擔心的說道。采取強製措施,萬一事態進一步擴大,上麵追查下來,他這個公安局局長的責任是首當其衝的。
看到俞德華畏首畏尾的樣子,陳寧的心裏產生了很大的不滿。遠遠看去,雖然防暴警察已經組成了更加堅固的防線,但還是有更加多的人往中間擠去,嘴裏還不停的喊著:“不能讓他們走。”
“不行,不能再等了,事態必須控製在萌芽狀態,否則肯定會演變成大規模的事件。這裏我是總指揮,出了問題我擔著。俞局下令吧。”陳寧的語氣漸漸地變得有些不客氣了。
俞德華一聽,一陣語塞,陳寧是現場的總指揮,自己的確是應該聽他的。俞德華也注意到,事態已經慢慢地開始越來越嚴重了,如果自己不聽,那責任肯定在自己。俞德華看了看站在自己旁邊的陳建華和周軍,萬一以後要追究責任的話,反正自己也是奉命行事,到時候也有他們兩個作證。當下一咬牙,對站在陳寧身後的張凱喊道:“張凱,命令防暴大隊,采取強製措施,立刻情形打開通道,護送警車離開。”
“是,馬上執行。”張凱連忙應道。這個時候張凱也不顧及什麼了。雖然他是市局的副局長,同時又分管防暴,但是現在市長和局長都在場,出了事自然有高個頂著。他這個副局長隻有服從命令的份,就是想說也說不上話,倒不如老老實實的服從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