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3章 雙贏的合作(1 / 3)

金偉,連續三年被評為“遼河省十大衛士”,公安部掛號的刑偵專家。死者徐海平脖子上的針眼,大富豪會所作為陽城市頂級會所的監控係統這麼湊巧的出現故障,所有服務員對死者沒有任何印象。這麼多的疑點,作為遼河省首屈一指的刑偵專家金偉會注意不到?而且,這麼快就做出了徐海平跳樓自殺的結論,要不是陳市長出麵,讓金偉追查照片上的那個女子,這起案子很可能就以徐海平跳樓自殺結案。

現在徐海平他殺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徐海平畢竟是陳寧的朋友,金偉怎麼敢試圖壓住陳市長的朋友被殺的案子呢?是金偉事先不知情?還是金偉背後的那個人來頭比陳市長還要大?張凱判斷很可能是金偉事先不知情。但是,徐海平本身也是不是一般人物,作為副師職轉業的幹部,雖然職務上降一級使用,不過級別依舊享受和副師職相對應的副廳級待遇,而且作為陽城海關緝私處處長,徐海平也屬於實權派人物。到底什麼人要致徐海平於死地呢?況且,剛才聽唐愛國介紹徐海平到陽城海關上任還不到半個月。

震驚之餘,一個個問號迅速地在張凱的腦海裏閃現。張凱的地位和唐愛國的不同,考慮問題也更全麵,能夠涉及到的方方麵麵,張凱的腦子裏在竭力的搜索,試圖不留下任何的蛛絲馬跡。

於此同時,張凱也得出了兩點自己的分析。第一,金偉作為市局的常務副局長,是不太可能和一個新上任的陽城海關的緝私處處長有什麼衝突,甚至他們之間可能還根本不認識。張凱就不認識徐海平。第二,又是什麼人能指使得動一向心高氣傲的金局,敢冒如此的大不韙。

金偉比張凱小幾歲,雖然大家都是副局長,但是金偉是主持工作的常務副局長,副廳級,而張凱不過是排名第三的副局長,正處而已。而且金偉深得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局長俞德華的信任。而且現在都在傳言,下次換屆的時侯,如果俞德華高升,那現在俞德華的位置就是金偉的。即使俞德華不能高升,改任專職政法委書記,那金偉很可能成為享受正廳待遇的市長助理兼公安局長。如果俞德華指使金偉的話,倒也說得過去。但問題是張凱和俞德華也走得比較近,俞德華的為人,張凱還是了解的,張凱相信俞德華決不會幹出這種事情。

那麼除了俞德華之外,另一個人的名字出現在張凱的腦海裏,人大主任鄭哲海。當年,金偉在擔任陽城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支隊長的時侯,破獲了好幾起發生在陽城,在全國都有影響力的惡性刑事案件。讓時任市長的鄭哲海減輕了很大的壓力。不久,金偉就被提拔為市局的副局長。三年前換屆的時侯,未滿四十的金偉又成為了常務局長。明眼人都知道這是鄭市長即將成為鄭主任前,把金偉扶上馬後再送一程。如果說金偉是千裏馬的話,鄭哲海就是伯樂。

張凱知道隻有這兩個人有能力讓心高氣傲的金局俯首聽命。既然俞德華排除之外,就是人大主任鄭哲海了。一個退居二線的副部級領導,要殺海關的緝私處長,張凱還是想不通。突然,張凱想起不久前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金偉和德銘集團的董事長鄭曉有說有笑的從一家酒店走出來,並且上了同一輛車。德銘集團在陽城的知名度很大,但是董事長鄭曉卻一向很低調。不過,張凱還是知道這位鄭董事長就是人大主任鄭哲海的公子。金偉和鄭曉,鄭曉和徐海平,張凱的腦子裏隱約能串起一條線。但這些都隻是張凱自己的分析和猜測而已。

不過,如果真的如自己分析的那樣的話,張凱想到了死者徐海平身後站著的陳寧。這讓張凱的眼前一亮。當初,在處理淩河區群體性突發事件的時侯,張凱見識過陳寧雷厲風行的強硬行事作風。作為分管治安和防暴的副局長,張凱自認為如果按照常規手段的話,事件絕對不會這麼塊就平息。由此可見,這位低調的代市長絕不是一名簡單的人物。至少在張凱的心目,陳寧不會比同是外來的前市委書記許斌和現任市委副書記孫文華能力差。

張凱除了和局長俞德華走得比較近以外,上麵並沒有什麼靠山。而且,他知道自己一個排名第三的副局長根本走不進俞德華的核心圈子,在俞德華的心目中和金偉相比相去甚遠。

現在,徐海平的這個案子給了張凱一個能靠上市長陳寧的機會。更關鍵的是,不管徐海平是自殺還是他殺,金偉不正常的種種反應,張凱認定金偉在這起案子中一定在刻意隱瞞什麼。雖然,金偉身後有龐大的後台,但是死者畢竟是陳寧的朋友,從剛才唐愛國的描述來看,陳市長頗有一番查不清楚徐海平的死因,決不罷休的架勢。一旦一切如自己分析的那樣的話,這個案子就變成了市長和前市長之間的對決。一旦自己要是介入調查的話,並且能夠查明案件真相的話,對於自己來說是福還是禍?陳市長剛剛上任,對陽城幹部之間種種的關係並不了解,他現在指示金偉調查,恐怕永遠也不會查出真相。自己一旦能查明真相,在獲得陳市長的信任的同時,勢必也揭露了金偉的真麵目。到時候,常務副局長,正處到副廳的坎,豈不是都沒有問題。與其庸庸碌碌地在副局長的位置上混日子,倒不如放手一搏。張凱抬眼看了看正一臉緊張地看著自己的唐愛國,最終下定了決心。張凱能從一名普通的民警,在沒有任何後台的情況下,成長為市局的副局長,除了張凱的工作能力之外,善於捕捉機會,敢於博弈也是重要是因素。

唐愛國緊張地看著張凱,張凱聽他說完後,一句話也沒有說,一個人坐在那裏足足思考了將近一刻鍾。唐愛國雖然沒有張凱想得那麼遠,但是他也知道這可是天大的事,涉及到市長的朋友和常務副局長。唐愛國甚至有些後悔不該把自己心裏的懷疑告訴張凱。看到張凱總算抬起頭朝自己看過來,唐愛國連忙問道:“張凱,你看這事到底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