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規律的新認識,也反映了我們黨對執政規律、執政能力、執政方略、執政方式的新認識,為緊緊抓住和利用好戰略機遇期、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提出了重要的思想指導。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即必須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基本製度,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五個統籌”,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全麵發展。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有機統一的。它們既有不可分割的聯係,又有各自的特殊規律和領域。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可以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現實基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又可以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重要條件。
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完成好以下十項任務:要切實保持經濟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切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切實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切實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切實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切實處理好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切實加強生態環境衛生建設和治理工作;切實做好保持社會穩定的各項工作。
五、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精辟概括了社會主義社會的主導價值體係,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範的本質要求,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指導性和現實針對性。社會主義榮辱觀科學闡明了在我們的社會裏,什麼樣的思想行為應當受到肯定和褒獎,什麼樣的思想行為應當受到否定和貶斥,有利於激勵人們加強思想道德修養,進而形成學習先進、抵製邪惡的良好社會風尚。所以,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不僅是引領社會風尚的一麵旗幟,也是指引廣大黨員健康成長的行動指南。要求入黨的同誌必須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實際行動作表率,展示先進形象。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愛國主義是推動我國社會曆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共產黨員必須是一個愛國者,並且要成為堅持愛國主義的模範。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應該牢固樹立熱愛祖國的觀念,堅持祖國利益高於一切,自覺地把個人的前途命運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為祖國建設事業貢獻力量。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為人民服務不僅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所在,更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牢固樹立服務人民的觀念,時刻牢記和躬行實踐黨的根本宗旨,把對人民群眾真摯、深厚的感情,融化到所從事的具體工作中去。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科學的進步是社會進步的巨大源泉。一個國家的現代化,必然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我們黨的事業越是向前發展,越需要科學技術的進步。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積極投身到踐行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中去,為形成崇尚科學的良好社會風尚而努力。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必然離不開我們的辛勤勞動,辛勤勞動的人必然會收獲豐碩的果實。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勤奮學習為民謀福祉的本領,兢兢業業地在工作崗位上創造一流的業績,為實現黨的偉大曆史任務做出自己的貢獻。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團結出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團結互助,就是要求我們把各種力量凝聚起來、組織起來,同心同德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而奮鬥。每一個共產黨員,在困難麵前要團結協作;在榮譽麵前要相互謙讓。要急他人所需,幫他人所難,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和發展。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誠信的理念是人類的道德規範體係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誠信是每個人立身之本、發展之道,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成功之路。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加強誠信修養,隻有取信於他人,給他人以信任,形成和諧的人際關係,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法治和責任理念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理念。遵紀守法是黨員應盡的政治責任和道德義務。對於共產黨員來說,不僅要樹立法製觀念,嚴格遵守法律;還要樹立黨章意識和黨紀觀念,嚴格遵守黨章和黨紀。為在全社會營造依法執政、依法治國和依法辦事的良好氛圍做表率。
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艱苦奮鬥既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黨的傳家寶和政治本色。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把艱苦奮鬥精神體現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之中;都要牢記“兩個務必”和黨的莊嚴使命,做好為黨和人民的建設事業進行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準備。
[附]舉例分析:
試驗田駁倒浮誇風
20世紀50年代後期,由於黨對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不足,對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經濟基礎情況了解不夠,中央以及地方的一些領導人在勝利麵前滋長了驕傲自滿的情緒,急於求成,誇大了主觀意誌和主觀努力的作用,因而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運動。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要使中國15年或更短的時間內,在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方麵趕上和超過英國。同年8月的中共中央北戴河會議,估計1958年的糧食產量達到6000億斤至7000億斤,棉花產量將達到7000萬擔左右,農產品產量將“成倍,幾倍,幾十倍地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