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非常禮遇(2 / 2)

盧宣懷一改以往的謙和,端起架子,矜持地向他們微微頷首,在他不動聲色的臉上,人們隻能看到凜然的威嚴。此時的盧宣懷已在曆練君臨天下的做派,那就是把自己神化,再神化。他深知,高聳的宮牆、巍峨的殿宇、煊赫的儀仗,以及三跪九叩、高呼萬歲,也是刻意在渲染皇帝的至高無上。與群臣拉開距離,營造神秘和莫測高深,永遠是帝王們必須修煉的本事。

在點頭哈腰的百官中,盧宣懷瞥見了徐靖那張蒼白的倭瓜臉,這張臉又黑又瘦,跟不久前判若兩人。盧宣懷心中納悶,不知徐靖得了什麼病,居然憔悴至此。回頭要好好問問他,這樣的幹練之才,對蕭梁大有用處,要好好籠絡、好好提拔。讓盧宣懷感到詫異的還有曹德林,這家夥滿臉黑氣,目光躲躲閃閃,看見自己就像小鬼撞上了閻王,他以前可不是這樣啊!難道,他懷著什麼鬼胎?未等盧宣懷細細揣摩,皇門侍郎已走到殿門口,宣諭百官進見。於是,盧宣懷昂首挺胸,率領群臣魚貫走入了金鑾殿。

當三跪九叩禮畢,盧宣懷抬頭望去,見皇帝的寶座上空空如也,隻有沈妙容孤零零地端坐在珠簾後。盧宣懷吃了一驚,今天是千秋節,如果不是重病或者發生大的意外,康兒是必須出席早朝的。康兒出了什麼事呢?盧宣懷忐忑不安起來,盡管他對這個兒子心灰意冷,盡管父子之間沒有多少親情,但康兒終究是自己唯一的骨血,終究叫他牽腸掛肚。可惜隔著一層珠簾,看不清沈妙容的臉色和眼神,無從判斷她此刻的心緒。但靜下來一想,盧宣懷認為應該不會有大的變故,如果有,沈妙容會緊急派人通知他。

果然,當沈妙容開口說話時,她的聲音依然鎮定。她告訴群臣:昨晚皇上感了風寒,今早高燒不退,無法臨朝,已派禦醫診治,不日便可康複。接著,他以皇帝的名義宣布:“恒陽王出生入死,南征北戰攘外安內,替大陳立下不世奇功,為表彰恒陽王的赫赫功勳,自即日起特加九錫,準其謁讚不名劍履上殿。”聽罷宣諭,盧宣懷出班謝恩,文武百官則齊聲稱頌:“太後英明!皇上英明!”

這齊刷刷的頌揚聲,讓盧宣懷打消了最後的顧慮。而今,朝堂上已無任何反對自己的勢力,隻等五州搞定,便可改陳為梁。算算日子,北征軍應該已抵達揚、南徐、東揚、南豫、北江地區,孫暢馬上就可撤換五州刺史、掉走五州軍隊,要不了十天半月,喜報便會傳來……盧宣懷越想越興奮,目光久久停留在那把空著的龍椅上。

午飯後,盧宣懷換上一身普通的便裝,單人獨騎離開了恒陽王府。

整座建康城都在歡慶千秋節,鞭炮聲、鼓樂聲此起彼伏,家家戶戶門前張燈結彩,各個店鋪都忙著打折促銷……盧宣懷騎著馬,在熙來攘往的人流中穿行。誰也不會想到,這個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就是權傾朝野的恒陽王,更不會有人曉得,恒陽王急匆匆趕路,是要去跟沈太後幽會!

盧宣懷徑直來到蜂園,甩鞍下馬。鄉野四農一齊上前,向恒陽王抱拳請安。盧宣懷掃視了他們一眼,說道:“今兒是千秋節,每人賞你們五百兩銀子。”言畢,從懷裏摸出四張銀票,遞給苗大、苗二、苗三、苗四。四人眉開眼笑,鞠躬致謝。盧宣懷一邊朝內院走去,一邊吩咐道:“我要到明天早上再出來,你們在外好好守著。”苗家四兄弟齊聲答道:“是!緊遵王爺台命!”

鄉野四農把守蜂園已近半年,很少見盧宣懷大白天光臨,像這樣晌午時分就出現,更是前所未有。不過,不該問的,鄉野四農從來不問,不該知道的,他們絕不去打聽。譬如這蜂園的內院,因為盧宣懷下令任何人不得擅入,鄉野四農就從未涉足過半步。他們隻做兩件事—領恒陽王的賞金,替王爺把好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