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七章:緩兵之計(2 / 2)

規定的人口上限離新酋長們的實際人口相差甚遠,他們都想著在襲擊其他部落後論功行賞之時,能夠得到一些人口和牛羊、糧食。

有組織、有追求、有紀律的強盜團夥很可怕,又是半個月而已,又有六個部落被征服。

這六個部落的總人口遠超過上半個月消滅的七個部落,又解救了兩千餘漢民,兩千多奴隸。

繳獲的鐵甲有四百餘副,雙倍於那七個部落。

獲得的牛羊、馬匹、人口也接近雙倍。

一個月征服戰,收繳上來的金銀財寶等等價值不低於十五萬兩銀子,可見喀喇沁強盜在關內簡直是壞事做絕。

打了一個多月,打下來十三個最鄰近根據地的喀喇沁中小部落,需要時間消化勝利果實,該見好就收了。

在暴雪將至之前撤回根據地,帶領大家修整過個幸福年,過了正月初五再踏雪殺來。

兵法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黃毅、赫丹巴特爾同時出兵攻伐統稱喀喇沁三十六家的一些外圍部落,剛開始時具備突然性。

一個月時間過去了,十幾個部落,絕大多數是中小部落飛灰湮滅,喀喇沁大草原最西邊已經是風聲鶴唳,不少部落選擇暫棄前嫌抱團對抗外敵。

這裏要解釋一下,幹掉了十八個部落並不意味著喀喇沁三十六家變成了十八家。

黃毅和赫丹巴特爾幹掉的部落僅僅是隸屬於三十六家中的某些部落,三十六家有大有小,大的管轄著十幾個中小部落,人口上萬。

喀喇沁部最大的勢力應該是在離根據地一兩千裏的原朵顏三衛的地盤,頭領是大名鼎鼎的蘇布地。

此人出身兀良哈氏,是喀喇沁部的塔布囊,同時也是明朝所封的朵顏衛左都督,理論上是明朝稱作“朵顏衛屬夷三十六家”的共主。

蘇布地其實根本沒辦法把喀喇沁三十六家擰成一股繩,所以在天啟七年被虎墩兔打得一潰千裏元氣大傷,三年後背棄大明投靠了後金,做了帶路黨。

如今的他實力恢複了不少,直係部落有七八個,控弦人高達四五千,青壯年騎士不低於兩千,擁有鐵甲超過七百副。

以黃毅目前的實力,絕無可能跟這樣的大家夥硬碰硬。

不是打不贏,而是傷亡不可控,還因為蘇布地的棲息地離根據地比較遠,離建奴比較近,太危險。

喀喇沁諸部實力第二的是萬丹偉征,他是蘇布地的兄弟之一,擁有五個直係部落,且都是大部落,擁有青壯年騎士不低於一千五百,其中五百是鐵甲騎士。

再往下排名就應該是蘇布地的叔輩色楞,他應該有一千多青壯年騎士,至少有三分之一騎士擁有鐵甲。

以此時的行動力和執行力,根本無法統計出整個喀喇沁部落的人口數量,曆史資料記載滿清初期的數目是不超過兩萬丁口。

以黃毅的見識,當然知道各酋長都會瞞報人口數量,隱藏實力。

他估計喀喇沁的丁口數量肯定不止兩萬,也不應該超過四萬。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