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丹巴特爾集結絕大多數控弦人發動攻擊,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滅了五個臨近的喀喇沁中小部落。
繳獲一百幾十副鐵甲,殺了幾百騎士,得了兩三千人口,幾萬牲畜,還得了不少金銀財寶。
他跟黃毅一樣,根本做不到全殲, 被消滅的部落總會有騎士逃走,而且數量不少。
色楞部在喀喇沁諸部中排名靠前,嫡係部落擁有一千多青壯年騎士。
他的地盤比較靠西,被赫丹巴特爾、黃毅犁庭掃穴的部落跑出來的騎士,至少有一半投奔了他。
那些更加靠西的喀喇沁中、小部落抱團取暖,不僅僅集結了一兩千人馬, 還聯係上了建奴。
喀喇沁蒙古投靠建奴的時間不長, 具備獨立性, 這是皇太極不願意看到的。
他希望喀喇沁蒙古能夠更加緊密地團結在女真人身邊,如同蒙古左右翼、科爾沁那般,隨時服從調遣。
建奴不是什麼好鳥,一直在大草原上搞事情,拉一派打一派那是家常便飯。
喀喇沁小部落的使者當然見不著皇太極,隻能聯絡分管喀喇沁草原的梅勒額真。
隸屬於林丹汗的赫丹巴特爾部打了十幾個喀喇沁的部落,這簡直是向大金國挑釁!
梅勒額真當然不肯坐視,派遣甲喇額真齋薩爾穆點齊三百人馬聯合喀喇沁部落進行報複。
黃毅打得狠、打得猛,不打旗號,被打了的喀喇沁部落摸不清情況,所以把賬都算給了赫丹巴特爾部。
這也是因為赫丹巴特爾部的位置喀喇沁諸部都清楚,而隱藏在大山裏的黃毅還沒被喀喇沁部發現。
反攻、進行報複當然要有個目標,所以人馬一兩千,人口一萬多的赫丹巴特爾部被鎖定。
建奴是喀喇沁的主子,齋薩爾穆協調一盤散沙的喀喇沁諸部效果截然不同。
幾天而已,齋薩爾穆的隊伍就有了三千多接近四千人馬。
除了三百是裝備精良的女真騎兵,其餘的三千多分別來自於色楞部、萬丹偉征部、固嚕思奇布部……
反正是最靠西的色楞部、烏爾巴哈部、渾達煞部等等大、中、小部落出兵最多,有幾個小部落酋長簡直是帶來了全部的青壯年。
赫丹巴特爾在戰爭中學習打仗, 一直在進步。
黃毅用過的戰術他學會了, 黃毅的小心謹慎他也一直在揣摩。
結硬寨打呆仗的道理黃毅經常跟赫丹巴特爾講。
再加上赫丹巴特爾用突襲營地的戰術滅了好幾個部落。
經常偷襲別人的赫丹巴特爾當然得防備被偷襲,所以過冬營地不是鬆散開放式的,修建了幾段能夠抵禦騎兵衝擊的木寨牆、用大車圍起了陣地。
幸好是有硬寨可守,否則麻煩大了,損失不可估量,說不定一戰就把這一兩年積攢的家底給敗光了。
遭遇強敵,赫丹巴特爾沒有慌亂,他嚐試著用黃毅的戰術打了一仗。
戰術很簡單,赫丹巴特爾、喀嘞圖、莫日根、胡赫魯、舒爾圖集結了八百裝備最好的戰士,其中有接近五百是鐵甲騎士。
他們跟來犯之敵對衝兩輪,然後逃跑繞著碩大的營地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