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鑒》導讀係列課程,餘皆悉數聆聽。課後獨處靜思,既難掩學識尚淺之憾,又心存深深感激之意,更深感收獲之豐腴。環顧當下,世人多紛紛攘為利來,熙熙攘逐利去,能潛心讀書者幾何?然“能到竹林下,自有春水聲”。《通鑒》導讀之舉,誠乃廣種福田,望後輩為學,可以拾級而上,常讀經典、長期備課。導讀《通鑒》,意在深耕易耨,旨在啟學思、祈盼後學者明了“傳統史學之於曆史教育,不單有史識和史法,更有史道和史德”。
上善若水,師者德馨。先生之念,動我心焉。其苦心孤詣,魚漁雙授,使吾輩既得安身立命之本,又通人生得失之幽。然恩長筆短,筆者隻能於此謹以隻字片言,複向遠在台灣新竹的張元教授表示由衷謝意。《通鑒》導讀活動圓滿落幕,亦有賴於同行師友的鼎力支持與鼓勵協助。南國學校廖曉紅副校長,廣州市天秀中學營誌紅副校長,廣州市荔灣中學黃揚老師,廣州美術中學黃鳳仙老師以及廣州市教育研究院課程教材研究部主任劉金軍老師、曆史科李淵浩老師,等等,其於活動事務,細心幫助,不計辛勞,皆餘須一一致謝者也;聽課教師之勤勉刻苦、相互之間的切磋琢磨,亦使餘甚覺寬慰。此外,本書獲得出版資助,得益於廣州市教育研究院朱華偉院長的關心以及單位同仁的支持,餘深懷感激之意。此書出版,皆仗上述者玉成,幸甚至哉!
何瓊
2015年8月
《通鑒》導讀係列課程,餘皆悉數聆聽。課後獨處靜思,既難掩學識尚淺之憾,又心存深深感激之意,更深感收獲之豐腴。環顧當下,世人多紛紛攘為利來,熙熙攘逐利去,能潛心讀書者幾何?然“能到竹林下,自有春水聲”。《通鑒》導讀之舉,誠乃廣種福田,望後輩為學,可以拾級而上,常讀經典、長期備課。導讀《通鑒》,意在深耕易耨,旨在啟學思、祈盼後學者明了“傳統史學之於曆史教育,不單有史識和史法,更有史道和史德”。
上善若水,師者德馨。先生之念,動我心焉。其苦心孤詣,魚漁雙授,使吾輩既得安身立命之本,又通人生得失之幽。然恩長筆短,筆者隻能於此謹以隻字片言,複向遠在台灣新竹的張元教授表示由衷謝意。《通鑒》導讀活動圓滿落幕,亦有賴於同行師友的鼎力支持與鼓勵協助。南國學校廖曉紅副校長,廣州市天秀中學營誌紅副校長,廣州市荔灣中學黃揚老師,廣州美術中學黃鳳仙老師以及廣州市教育研究院課程教材研究部主任劉金軍老師、曆史科李淵浩老師,等等,其於活動事務,細心幫助,不計辛勞,皆餘須一一致謝者也;聽課教師之勤勉刻苦、相互之間的切磋琢磨,亦使餘甚覺寬慰。此外,本書獲得出版資助,得益於廣州市教育研究院朱華偉院長的關心以及單位同仁的支持,餘深懷感激之意。此書出版,皆仗上述者玉成,幸甚至哉!
何瓊
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