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裏到那裏,從一個點到整個世界,在我的邏輯裏,一切都可以從嶽飛出發。
但接下來我的問題是,真正走在湯陰的土地上時,我發現彼嶽飛已非此嶽飛了。我遙想多年的那個騎白馬握長槍叱吒風雲的戰神隻能是懸在半空裏,他被我剝奪了可能有的煩瑣的塵世背景,他純粹、遺世獨立、腳不染塵,他的身上沒有湯河水的味道,他身後的九百年外,他的故裏程崗村沒有破舊的房屋,街巷裏不落草梗和牛羊的糞便,楊樹和柳樹終年不會落葉,他的故居的門檻上不會坐著一群穿拖鞋、卷起褲腿的後代和鄉鄰。事實是,這個在北宋時候被稱作湯陰永和鄉孝悌裏的地方,和我見過的很多中原的鄉村一樣,有泥土和瓦房,有灌木、草垛和一處處廢墟,有炊煙、燒酒和一群群過日子的質樸的父老鄉親。它們和他們,一起把嶽飛拉回了人間,給大英雄還原了煙火氣,讓他在大地上立住了腳跟,雖然他貴為王侯和統帥,像神和佛一樣被供奉起來。
但供奉又各有區別。供奉一個作為神的神和供奉一個作為人的神,應該是不一樣的,因為本質上後者是“在我們中間”的,他是“從群眾中來”的,也應該再“回到群眾中去”。所以他的神武、他的忠孝、他的民族大義和音容笑貌,就變得平易,變得鮮活和栩栩如生,變得可資師法和學以致用。我們可以接近、審視和融會貫通。他是在人間的。在這個意義上,我更喜歡一個在人間的嶽飛。
的確,在嶽飛的故裏、在嶽飛廟、在嶽飛先塋,在史跡、文字傳說和民間演繹以及鄉鄰們的講述裏,我看到了作為一個人的神的美好品質正在被宣揚和流布。他完美、戰無不勝,幾近無所不能,堪為萬世師表。當所有的宣揚和流布者都仰起了向日葵般的臉,我覺得嶽飛離我們還是有點遠。是否還可以再降下一個調,是作為一個人的人,他的美好品質正在被我們所有人切實地奉為典範:忠直,勇決,仁孝,儉樸,民族大義。讓人與人對話,讓嶽飛的精神得以更好的普及和轉化。這麼說一點也不矯情,當然也無關什麼主旋律,僅僅是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美好品質、一些正麵的價值,大英雄嶽飛身上所能煥發出來的精神光照,在此時在此地,得到堅定的確認,讓它在人群裏、在人間壯大,生成希望,然後收獲果實。當年我坐在牛背上仰望那個抽象的英雄夢時,大約不會想到若幹年後,一趟實地的湯陰之行,它從懸浮開始降落,來到了煙火人世。
2008-6-22,海澱南路
從這裏到那裏,從一個點到整個世界,在我的邏輯裏,一切都可以從嶽飛出發。
但接下來我的問題是,真正走在湯陰的土地上時,我發現彼嶽飛已非此嶽飛了。我遙想多年的那個騎白馬握長槍叱吒風雲的戰神隻能是懸在半空裏,他被我剝奪了可能有的煩瑣的塵世背景,他純粹、遺世獨立、腳不染塵,他的身上沒有湯河水的味道,他身後的九百年外,他的故裏程崗村沒有破舊的房屋,街巷裏不落草梗和牛羊的糞便,楊樹和柳樹終年不會落葉,他的故居的門檻上不會坐著一群穿拖鞋、卷起褲腿的後代和鄉鄰。事實是,這個在北宋時候被稱作湯陰永和鄉孝悌裏的地方,和我見過的很多中原的鄉村一樣,有泥土和瓦房,有灌木、草垛和一處處廢墟,有炊煙、燒酒和一群群過日子的質樸的父老鄉親。它們和他們,一起把嶽飛拉回了人間,給大英雄還原了煙火氣,讓他在大地上立住了腳跟,雖然他貴為王侯和統帥,像神和佛一樣被供奉起來。
但供奉又各有區別。供奉一個作為神的神和供奉一個作為人的神,應該是不一樣的,因為本質上後者是“在我們中間”的,他是“從群眾中來”的,也應該再“回到群眾中去”。所以他的神武、他的忠孝、他的民族大義和音容笑貌,就變得平易,變得鮮活和栩栩如生,變得可資師法和學以致用。我們可以接近、審視和融會貫通。他是在人間的。在這個意義上,我更喜歡一個在人間的嶽飛。
的確,在嶽飛的故裏、在嶽飛廟、在嶽飛先塋,在史跡、文字傳說和民間演繹以及鄉鄰們的講述裏,我看到了作為一個人的神的美好品質正在被宣揚和流布。他完美、戰無不勝,幾近無所不能,堪為萬世師表。當所有的宣揚和流布者都仰起了向日葵般的臉,我覺得嶽飛離我們還是有點遠。是否還可以再降下一個調,是作為一個人的人,他的美好品質正在被我們所有人切實地奉為典範:忠直,勇決,仁孝,儉樸,民族大義。讓人與人對話,讓嶽飛的精神得以更好的普及和轉化。這麼說一點也不矯情,當然也無關什麼主旋律,僅僅是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美好品質、一些正麵的價值,大英雄嶽飛身上所能煥發出來的精神光照,在此時在此地,得到堅定的確認,讓它在人群裏、在人間壯大,生成希望,然後收獲果實。當年我坐在牛背上仰望那個抽象的英雄夢時,大約不會想到若幹年後,一趟實地的湯陰之行,它從懸浮開始降落,來到了煙火人世。
2008-6-22,海澱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