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孩子堅持上“私立學校”,並不全是為自己將來的學習考慮,同時也是為了滿足內心強烈的攀比欲望。看到別的同學都去上所謂的“好學校”,孩子心裏就會感到不平衡,就會通過攀比想法滿足內心的平衡。不光同學之間在攀比,家長之間也在攀比,有些家長片麵地認為孩子隻有上了“好學校”,才有出息,自己臉上才有光,為了孩子能上好學校,不惜付出任何代價,甚至直接把家“安”在學校邊上。家長之間在攀比,孩子之間在攀比,兩種攀比互相促進,互相強化,結果就會使孩子的“私心”更重,變得更加自私、霸道,為了縮小與他人的所謂差距,什麼都不管不顧。

家長的過分疼愛,以及不良的生活、學習環境的影響,讓不少孩子養成了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總是極力維護自己的“優越感”和“占有欲”,心安理得地享受別人的關愛,理直氣壯地接受他人的禮讓,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啥不妥。這樣的孩子不懂得寬容別人,諒解別人,在小事上自私,在大事上更是毫不退讓,為了滿足自己的主觀意願,從不考慮家庭經濟情況和父母的承受能力。如果父母在像“擇校”這樣的大事上不支持她(他),就有可能給他們心靈上留下“心結”,讓他們終生不忘。於是,一些家長怕孩子過後埋怨,不得不做出讓步,明知道孩子的想法不妥,也要盡力滿足孩子的心願。

或許有人認為,孩子在“擇校”問題上堅持自己的觀點,說明孩子有主見,其實並不盡然,因為對多數剛剛小學畢業或即將畢業的孩子來說,對事物的綜合評判能力還不是很強,目光往往比較短淺,在對待“擇校”這樣的問題上,易受同學的鼓動,片麵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或主觀印象。而家長往往考慮得更多、更全麵,既要考慮學校辦學的實際情況,還要考慮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等。更讓家長難以把握的是,現在的民辦私立學校良莠不齊,有些所謂的私立學校名頭兒叫得很響,實際上跟社會上那些收費昂貴的補習班沒大區別,因此選擇這樣的學校要慎重,不能輕易地做決定。

總之,在處理“擇校”這祥的問題上,家長一般比孩子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家長應堅持自己的教育原則,不能因為孩子執拗,怕孩子以後埋怨,而輕易地答應孩子。家長需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心聲,給孩子講清道理,幫孩子分析各種利弊因素,分清主次,力爭和孩子達成共識。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可能有些難度。因為,有自私心理的孩子,其“自私”也會映射到家長身上,即孩子有自私心理,也會以自私的眼光來看待家長,認為家長也是自私的,光為自己考慮,而不為孩子考慮。於是,孩子可能更容易相信家長之外的人,更容易接受家長之外人的意見,因此家長有意識地請家庭以外的人來做孩子的工作,會更有成效。

實際上,孩子堅持上“私立學校”,並不全是為自己將來的學習考慮,同時也是為了滿足內心強烈的攀比欲望。看到別的同學都去上所謂的“好學校”,孩子心裏就會感到不平衡,就會通過攀比想法滿足內心的平衡。不光同學之間在攀比,家長之間也在攀比,有些家長片麵地認為孩子隻有上了“好學校”,才有出息,自己臉上才有光,為了孩子能上好學校,不惜付出任何代價,甚至直接把家“安”在學校邊上。家長之間在攀比,孩子之間在攀比,兩種攀比互相促進,互相強化,結果就會使孩子的“私心”更重,變得更加自私、霸道,為了縮小與他人的所謂差距,什麼都不管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