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什麼是“一帶一路”?(1 / 2)

突出發揮新亞歐大陸橋的作用。新亞歐大陸橋又名“第二亞歐大陸橋”,東起我國連雲港、西至荷蘭鹿特丹的新亞歐大陸橋,被稱為新絲綢之路的陸路交通大動脈,是從江蘇省連雲港市到荷蘭鹿特丹港的國際化鐵路交通幹線,國內由隴海鐵路和蘭新鐵路組成。大陸橋途經江蘇、甘肅、新疆等7個省區,到中哈邊界的阿拉山口出國境,出境後可經3條線路抵達荷蘭的鹿特丹港。中線與俄羅斯鐵路友誼站接軌,進入俄羅斯鐵路網,途經斯摩棱斯克、布列斯特、華沙、柏林到達荷蘭鹿特丹港,全長1萬多公裏,輻射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圍繞新亞歐大陸橋,還可加強沿線的基礎設施建設,發揮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等機製的作用,優先實現與中亞及周邊鄰國的互聯互通,共享便利。最終根據我們的海洋實力,考慮打通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運輸大通道,形成連接東亞、西亞、南亞的交通運輸網絡。

共同推進其他三大走廊的建設。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是從我國的新疆出發,抵達波斯灣、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島,主要涉及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已經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意向創始成員國。中國同三國先後簽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雙邊合作協議。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塔吉克斯坦“能源——交通——糧食”三大興國戰略、土庫曼斯坦“強盛幸福時代”等國家發展戰略都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找到了契合點。中蒙俄經濟走廊分為兩條路線:一是從我國的華北地區的京津冀到呼和浩特,再到蒙古國和俄羅斯;二是從我國的東北地區的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到滿洲裏和俄羅斯的赤塔。兩條走廊互動互補,形成一個新的開發開放經濟帶,統稱為中蒙俄經濟走廊。通過該走廊,可以實現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同俄羅斯跨歐亞大鐵路、蒙古國“草原之路”等倡議進行對接。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東起中國的珠三角經濟區,經南寧、越南的河內至新加坡,將以沿線中心城市為依托,以鐵路、公路為載體和紐帶,以人流、物流、信息流為基礎,加快形成優勢互補、區域分工、聯動開發、共同發展的區域經濟體,開拓新的戰略通道和戰略空間。截至2015年6月,大湄公河流域國家正在建設貫通東西、連接南北的9條跨境公路,其中部分已經完工。

港口通暢海路運輸大通道

依托中國五大港口群,全麵對接“一帶一路”。目前,我國港口運輸行業已初步形成環渤海、長江三角洲、海峽西岸、珠江三角洲和北部灣等西南沿海5個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港口群體。其中,環渤海港口群是中蒙俄經濟走廊與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海上重要節點。長三角港口群地處長江經濟帶龍頭城市,與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直接對接,是貫穿海上和內陸運輸的核心區。珠三角港口群對接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毗鄰馬六甲海峽。環北部灣港口群向北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相連接,往南與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港口對接,打造中國到中南半島的經濟走廊和國際大通道,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有機銜接、互相支撐。麵向世界、連接兩岸三地、服務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海峽西岸港口群是太平洋西岸路線南北貫通的必經之地。沿線戰略節點城市與五大港口群可充分對接“一帶一路”,積極拓展沿海港口集群功能,謀劃建設向西、向北的國際大通道,使沿海港口成為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依托。

依托沿線重要港口和節點城市,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從海洋地理來說,“一帶一路”從西太平洋出發,經過馬六甲海峽及緬甸西部港口城市,經行孟加拉灣,穿越東印度洋進入西印度洋;經蘇伊士運河,抵達北非、中東和歐洲。“一帶一路”建設將依托沿線瓜達爾港、比雷埃夫斯港、科倫坡港、關丹港、亞丁港、塞得港、雅加達港、新加坡港等重要港口和節點城市,發揮其在構建國際通道中的支點作用,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促進我國與亞歐非互聯互通和國際經貿合作。同時,應特別關注蘇伊士運河、曼德海峽和霍爾木茲海峽。這三條海上通道不僅是我國商品出口到西亞、非洲和歐洲的必經之路,也是我國能源運輸的主要通道,關係我國國家利益在國境之外的延伸。從經濟上來講,“一帶一路”打通這些經貿合作走廊和國際運輸大通道,節約更多的航行成本,並大大縮短航行時間。我國作為石油進口大國,石油進口的一半來自中東地區和馬六甲海峽等地,因此,打造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大通道也是維護“石油生命線”安全的重要保障。

突出發揮新亞歐大陸橋的作用。新亞歐大陸橋又名“第二亞歐大陸橋”,東起我國連雲港、西至荷蘭鹿特丹的新亞歐大陸橋,被稱為新絲綢之路的陸路交通大動脈,是從江蘇省連雲港市到荷蘭鹿特丹港的國際化鐵路交通幹線,國內由隴海鐵路和蘭新鐵路組成。大陸橋途經江蘇、甘肅、新疆等7個省區,到中哈邊界的阿拉山口出國境,出境後可經3條線路抵達荷蘭的鹿特丹港。中線與俄羅斯鐵路友誼站接軌,進入俄羅斯鐵路網,途經斯摩棱斯克、布列斯特、華沙、柏林到達荷蘭鹿特丹港,全長1萬多公裏,輻射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圍繞新亞歐大陸橋,還可加強沿線的基礎設施建設,發揮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等機製的作用,優先實現與中亞及周邊鄰國的互聯互通,共享便利。最終根據我們的海洋實力,考慮打通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運輸大通道,形成連接東亞、西亞、南亞的交通運輸網絡。